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成都街头,70岁大爷挑着担子卖蒸蒸糕,5块钱3个,勾起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这小吃雪白软糯,咬一口甜而不腻,70后80后吃过都说香,90后00后却很少见过。大爷几十年如一日守着老手艺,到底啥样的味道,能让老成都人念念不忘?
蒸蒸糕在成都曾经遍地开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生放学路上总能闻到一股甜香,循着味儿找过去,准是一个大爷挑着担子,担子一头是米粉原料,一头是烧着木炭的炉子。炉子上架着铁锅,锅里蒸笼冒着热气,热气里裹着香甜的味道,馋得人直流口水。
大爷敲着梆子,梆梆声一响,孩子们就围上来了。那时候,蒸蒸糕便宜得不行,5毛钱能买一份,1块钱能吃到撑。吃一口,软软糯糯,甜味在嘴里化开,上面点缀几粒黑芝麻,香得让人舍不得咽下去。那个年代,蒸蒸糕就是成都娃儿放学后的“快乐源泉”。
如今,成都街头的小吃摊五花八门,串串、冒菜、烧烤啥都有,蒸蒸糕却渐渐少了。会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吃过的人也大多是上了年纪的70后80后。这位70岁的大爷却还在坚持,守着老手艺不放。他从年轻干到老,头发白了,手艺没丢。
大爷的摊子现在固定在街角,简简单单一个小棚子,旁边停着三轮车。车上还是那副老担子,前头放原料,后头放炉子,炉子里炭火烧得正旺。每天清早,他把米粉和水调好,舀进模具,架上蒸笼,热气一冒,香味就飘满整条街。
做蒸蒸糕的手艺,全靠人工。米粉要选好的,比例得调得刚好,火候也得拿捏得准。蒸好的糕,形状像马蹄莲,白得晶莹剔透,咬下去软糯香甜,甜度刚好不腻口。大爷说,这味道几十年没变过,就是小时候的那个味儿。
不少老顾客路过,总会停下来买几个。5块钱3个,价格实惠,吃的是情怀。有人吃着吃着就聊起了小时候,聊放学路上围着摊子抢糕吃的日子,聊那时候1块钱能买到的小幸福。年轻人路过,也会被香味吸引,尝一口后直呼“太好吃了”。
大爷说,只要还能干得动,他就继续做。做蒸蒸糕不光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让这老味道不丢。成都的美食多,但像蒸蒸糕这样带着童年回忆的味道,却越来越少。有人问他累不累,他笑笑说,听到有人说“好吃”,就不觉得累了。
这几年,成都变化快,高楼盖起来了,街头巷尾也更热闹了。可大爷的摊子就像个老朋友,静静地守在那儿。每次路过,看到热气腾腾的蒸笼,听到熟悉的梆梆声,总觉得时间慢了下来,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成都街头。
蒸蒸糕不只是个小吃,更是老成都人的记忆。70后80后吃着它,想起的是童年的欢乐时光;90后00后尝一口,也能感受到老手艺的魅力。大爷用一双粗糙的手,守住了这口老味道,也守住了成都街头的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