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回家路通畅,工厂轰鸣产值翻,龙海如何变新城?

2025-08-23 09:30:04
18376

西溪闸下,鱼儿终于有了回家的路!在福建龙海,九龙江西溪边,一座新水闸不仅挡住了洪水,还为鱼儿建了一条398米长的“仿生态鱼道”。这条通道就像给鱼儿铺了条高速公路,五个休息池让它们游得舒舒服服,水下摄像头24小时盯着,确保每条鱼都能安全到家。

这条鱼道可不简单。过去,西溪的鱼类洄游被拦了快60年,鱼儿想回老家产卵都没门。现在,工程团队想了个招,用阶梯式设计模仿自然河道,还加了补水系统,水流调得刚刚好。结果呢?水域面积大了,湿地生态也恢复得更好,鱼儿、虾儿们有了更大的家。

水闸不光为生态出力,还融进了闽南文化。站在闸边,你能看到水面映着青山绿树,跟旁边的湿地公园和“龙江岁月”景区连成一片。市民周末带着家人来这儿散步、玩水,感受一把闽南风情,甭提多惬意了。这地方,成了龙海人休闲娱乐的新地标。

再说说龙海的产业升级,简直像换了个新发动机!金龙汽车新能源客车基地在这儿扎根,年产2万辆新能源客车,生产线牛得不行,全国首条第二代阴极电泳生产线就在这儿。啥叫阴极电泳?简单说,就是让客车外壳更耐用、不生锈的高科技工艺。还有全路况试车跑道,专门测试车子在各种路上跑得咋样。

金龙汽车一来,龙海的产业布局就像开了挂。为了让企业安心落户,龙海建了人才房、修了新路,连产业园的基础设施都升级了。更厉害的是,金龙还带了一堆“朋友”过来。今年漳州开了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大会,签了13个项目,6个已经落地,3家企业开始生产了。这些项目包括造车零部件、物流仓储,个个都跟新能源车沾边,龙海的产业链越拉越长。

产业升级不只靠大企业,龙海还玩起了“空间革命”。东园镇的璟沃产业园,过去240亩地效益低得可怜,厂房旧,容积率才0.33。现在咋样?通过“零地增资、空间换地”,园区大变样。一期二期建了8栋新厂房,26家食品企业入驻,年产值超12亿元。工人们在这儿忙得不亦乐乎,机器轰鸣,食品加工的香味儿飘满园子。

三期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干着。12栋新厂房和宿舍楼正在建,预计能引来50家企业,新增3600个工作岗位,年产值能到25亿元。整个园区改造完,建筑面积从6.7万平米猛增到48万平米,容积率直接飙到3.0。这不就是把“旧衣服”改成了“新西装”吗?企业来了,工作机会多了,当地人腰包也鼓了。

说到这儿,龙海的努力就像咱家装修房子,图的不就是住得舒服、日子更好吗?水闸、工厂、园区,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生态好了,环境美了,工作机会多了,收入也高了。这种变化,谁看了不夸一句“干得漂亮”?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