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大姐走路总摔跤,查遍医院没结果,换科室竟揪出真相

2025-07-16 19:01:02
18435

63岁的大姐走路老摔跤,查了半天没结果,最后医生一语道破:问题出在神经上!这事儿听起来吓人,其实不少老年人都有类似情况。家人急得团团转,医院跑了好几趟,才找到病根,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

大姐今年63岁,退休后身体一直挺硬朗,平时爱遛弯、买菜,生活没啥大问题。可最近两年,她走路总感觉脚下不稳当,动不动就绊一下,摔了好几次。家里人看她小心翼翼的样子,心疼又担心,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跑了好几趟,做了各种检查,医生都说没啥大事。可她还是摔,家人急了,换了个科室才查出:这是周围神经病变惹的祸。

周围神经病变,听着复杂,其实就是身体的神经出了点问题。神经像电线,负责传信号,手脚的动作全靠它。神经坏了,信号传得不好,人走路就容易打晃,脚底下像踩了棉花。这病在老年人里挺常见,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十个里可能有两三个会碰到。症状轻的时候,可能就是脚麻、走路不稳,严重了就容易摔倒,甚至连拿筷子都费劲。

为啥会得这病?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血糖高了,时间长了会伤到神经,尤其是手脚末端的神经。数据说,糖尿病患者里,差不多一半人会有些神经损伤。很多人没感觉,以为自己血糖控制得不错,其实神经已经悄悄受损。还有啥原因?缺营养、喝酒太多、有些药吃久了也可能伤神经。比如降压药、降脂药,用的不当,可能会让神经更脆弱。

大姐的情况就是典型。刚开始她没当回事,觉得自己就是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家人也以为是正常老化,谁也没往深处想。可时间一长,摔得多了,她才慌了。医生说,她这病拖了太久,神经损伤已经有点严重。如果早点查,早点治,可能就不会这么麻烦。数据显示,老年人摔倒后,骨折的风险高出30%,严重的话还可能卧床不起。

除了神经病变,老年人走路不稳还有个常见原因:平衡功能不行了。人老了,身体的平衡系统会慢慢退化,尤其是耳朵里的前庭系统。这个系统管着身体的平衡感,坏了就像手机信号差,身体不知道怎么调整姿势。尤其是转身、闭眼的时候,站都站不稳。听力不好的人更容易有这问题,因为听力和平衡系统连得紧。研究说,70岁以上老人,有一半以上平衡感会下降。

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可真不能小瞧。很多人觉得摔几下没事,用个拐杖就行。可拐杖治不了根儿上的问题。医生说,走路不稳可能是神经、血管,甚至脑子出了毛病。不查清楚,光靠猜,问题只会越来越糟。像大姐这样,查了半天没结果,最后换了个神经科,才找到原因。医生开了药,还让她做康复训练,现在走路稳多了。

说到这儿,很多人可能觉得,年纪大了,吃点保健品不就行了?可保健品真没那么神。中国老年人健康报告说了,60%以上的老人有慢性病,靠保健品补身体,效果不大,还可能吃出问题。有些保健品成分不清楚,跟药混着吃,可能让身体更糟。医生说,与其乱吃保健品,不如老老实实体检,找对病因再治。

生活上也能帮上忙。医生建议,平时多吃点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鸡蛋、瘦肉,能保护神经。适量运动也重要,像太极拳、散步,能练平衡,减少摔倒。数据说,每周运动3次以上的老人,摔倒风险能降20%。还有,家里别放太多杂物,地毯、门槛啥的,能撤就撤,免得绊脚。

这事儿给我们的教训是啥?身体不舒服,别硬扛,更别觉得自己老了就这样了。尤其是走路不稳、老摔跤这种事,赶紧去医院,换个科室查查,说不定就找到病根了。像大姐这样,拖了两年才确诊,幸好没出大事。要是早点查,可能早就好了。你说是不是?家里有老人的,平时多留个心眼,陪他们检查检查,别等小问题变大麻烦。

这病虽然常见,但也不是没招儿。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医生说,神经病变如果早干预,恢复的机会大得多。平衡问题也一样,通过训练能改善不少。你家老人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查出啥原因了吗?欢迎留言说说,咱们一起帮老人过得更舒坦!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