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三伏天来了,热得像蒸笼,全国人民都在喊“热死了”!2025年的三伏天时间表已经出炉:初伏从7月20日到7月29日,中伏从7月30日到8月8日,末伏从8月9日到8月18日,每段都是10天。这段时间,太阳火辣辣,汗水止不住,很多人想方设法消暑养生,但你知道吗?有些“妙招”可能让你越养越糟!
三伏天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冷饮、开空调、冲冷水澡。冰镇西瓜、雪糕、冰啤酒,咬一口就觉得透心凉,空调一开恨不得调到18℃,洗澡恨不得用冰水冲。可这些“爽”法子,真的好吗?医生说了,贪凉容易让身体吃不消。冷热交替,感冒是小事,心脏和血管可受不了,严重的还会出大问题。
空调怎么吹才健康?专家建议,温度定在26℃最合适,既凉快又不伤身。别老关着窗户,空气不流通,细菌病毒容易堆积。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15到30分钟,空气清新身体才舒服。洗澡也别用太冷的水,水温跟体温差不多最好,皮肤和心脏都能少受点刺激。
喝水也有讲究。很多人爱喝冰水,觉得解渴又过瘾,但其实煮沸后冷却到20℃到25℃的白开水最好。冷饮少碰,如果实在嘴馋,等饭后1小时再吃,肠胃负担小一些。你看,消暑也要讲方法,不然凉快一时,病痛一身。
说到养生,三伏天很多人喜欢吃姜、喝伏羊汤,觉得能“温阳”补身体。老一辈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这话有道理,但不能过头。姜吃多了,羊汤喝太频,容易上火,嗓子干、嘴起泡,反而伤身。医生提醒,夏天进补得悠着点,适量就好,别把身体补过头了。
运动也得悠着来。俗话说“夏练三伏”,但大热天跑步、打球,汗流浃背,感觉很拼,可身体不一定吃得消。高温下剧烈运动,容易中暑,甚至引发其他毛病。想运动?挑早上或傍晚,气温低的时候,在树荫下走走路、练练八段锦、打打太极拳,微微出汗就够了。健康第一,别跟身体较劲。
吃饭的事儿也不能马虎。三伏天热得没胃口,很多人干脆拿水果蔬菜当饭吃。西瓜、黄瓜、苹果,咬一口清爽又省事,可长久这么吃,脾胃会抗议。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光吃蔬果营养跟不上,时间长了可能生病。医生建议,哪怕天再热,也得吃点瘦肉、鱼、豆制品、鸡蛋、牛奶,营养均衡身体才硬朗。
绿豆汤是夏天的“国民饮品”,清热解毒,喝一口舒服得不行。可有些人把它当水喝,每天几大碗,觉得多喝多健康。错了!绿豆性寒,喝太多伤脾胃,尤其是脾胃弱的人,喝了容易拉肚子。医生说,一周喝一两次,每次一碗,搭配其他食物吃最好。血压高、糖尿病的老年人,尤其得悠着点,喝多了可能影响药效。
三伏天的养生误区还不止这些。有人觉得天热就得多睡觉,补充体力,其实睡太多反而头晕脑胀。有人觉得晒太阳能补阳气,可大中午晒太阳,容易中暑。养生得因人而异,别听风就是雨。身体好不好,自己最清楚,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说到这儿,三伏天的热浪可不是闹着玩的。2023年,全国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达30天以上,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今年估计也不会轻松。数据显示,三伏天因高温引发的健康问题,像中暑、心血管疾病,占了夏季急诊的30%以上。养生的关键,是顺应天气,保护好自己,别让“妙招”变成“昏招”。
三伏天是养生的好时候,也是考验人的时候。每个人都想在这段时间让自己更健康,可方法不对,效果就打折。你身边有没有人一到夏天就猛喝冷饮,或者天天煲汤进补?这些习惯听起来平常,但背后可能藏着隐患。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靠科学的方法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