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吃点凉的就拉肚子,稍微多吃点就肚子胀,脸色发黄没精神,连说话都费劲,舌头边上还有齿痕,大便老黏马桶——这些毛病,很多人以为光靠吃点山药小米粥就能补好脾胃,其实没那么简单。中医里有个更厉害的办法:补心阳!心阳足了,脾胃才能真正“活”起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啥是心阳?它跟脾胃有啥关系?咋补才能让身体好起来?
心阳就像身体里的一团火,负责给全身供暖,尤其是脾胃。脾胃好比家里的厨房,专门管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可如果心阳这团火烧得不旺,厨房就没热气,饭菜做不好。结果就是吃啥都消化不了,肚子胀得难受,营养也吸不进去,人就没力气,脸色跟黄纸似的。
你是不是心阳不足?看看这些表现就知道了。除了肚子胀、拉稀、没精神、舌头有齿痕这些脾虚的毛病,心阳不足的人还容易心慌、气短,胸口闷得慌。晚上睡不好,老醒,或者总做乱七八糟的梦。舌头颜色还可能偏淡,甚至有点紫,说明气血跑得慢。你瞅瞅自己,有没有这些毛病?
补心阳不是非得吃药,有个简单招儿特别管用:按揉心俞穴。这个穴位在后背,肩胛骨内侧,找起来也不难。低头,摸到脖子后面最凸的骨头,往下数五个骨头缝,旁边两指宽就是了。每天晚上睡前,用手掌根轻轻揉一两分钟,揉到后背发热就对了。这招能给心阳“加把柴”,让火烧得更旺。
除了按穴位,喝点桂圆生姜茶也很顶。拿五颗桂圆,去壳,再加两片生姜,煮上十分钟,早上喝一杯。桂圆能给心脏加把劲,生姜帮脾胃暖起来。别晚上喝,姜有点刺激,容易睡不着。要是容易上火,姜少放点,一片就够。
还有一招,晒晒后背也能补心阳。下午三四点,阳光不那么毒的时候,背对太阳晒十分钟,重点晒心俞穴那块儿。没太阳咋办?用热水袋敷后背,十分钟就行。温度别太高,烫了可不行。这招能借外面的热量,帮心阳烧得更旺。
坚持一两个月,身体有变化你就知道管用了。吃饭不胀肚子了,吃点凉的油的也不拉肚子,大便也成形了,不黏马桶了。脸色慢慢变红润,人有精神,晚上睡得踏实,白天干活也有劲了。这些都是心阳足了、脾胃好的信号。
不过,补心阳的同时,有些事儿得躲着点,不然补再多也没用。熬夜最伤心阳,晚上十一点还不睡,心阳就没时间“充电”。冰饮料、冰水果、凉菜也少吃,这些东西跟泼冷水一样,直接浇灭心阳的火。生气也得不得,气血一堵,心阳就使不上劲。还得动起来,久坐不动,气血跑得慢,脾胃也暖不起来。
心阳和脾胃的关系,就像火和厨房,火旺了,厨房才能干活。光补脾胃不行,得从心阳下手,慢慢调。每天按按穴位,喝杯暖茶,少熬夜少生气,心阳慢慢就足了。脾胃好了,身体自然有劲,干啥都精神。
要是用了俩月还没啥效果,可能是心阳亏得有点多,得多找个中医瞧瞧。医生可能会开点温心阳的药,比如桂枝甘草汤啥的,得看情况用。别自己瞎买药,找专业的人问清楚才稳妥。
这法子不复杂,普通人也能上手。关键是得坚持,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阳足了,不光脾胃好,干啥都有劲儿,生活也更带劲。你说,身体好了,日子是不是也更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