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暴跌4300股绿,牛市终结?真相藏数据

2025-09-20 08:30:10
18377

昨日A股市场全线下跌,三大指数集体收绿,沪指跌1.15%,深证成指跌1.06%,创业板指跌幅最大,达1.64%。全市场成交额高达31666亿元,比前一天多了7637亿元,创下2025年第三高纪录。然而,4300多只股票下跌,赚钱效应仅剩19.1%。市场情绪从前期的火热瞬间冷却,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忧:牛市是不是已经到头了?

市场为何突然跳水?核心原因之一是美联储降息落地。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全球市场早有预期。部分资金提前布局,押注降息行情,消息公布后选择获利了结。某券商报告显示,降息前一周,A股市场资金净流入超1200亿元,但昨日净流出约350亿元。这种资金撤离直接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板块表现分化明显。芯片产业链成为少数亮点,中芯国际股价创历史新高,收盘涨8.2%,成交额达85亿元。CPO概念股表现抢眼,亨通光电、烽火通信双双涨停,板块整体上涨3.7%。汽车服务板块同样强势,德众汽车封板“30CM”涨停,板块成交额同比增长45%。这些板块的上涨,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行业前景的推动。比如,芯片产业受益于自主可控需求,2025年国内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万亿元。

相比之下,贵金属板块重挫,跌幅达4.81%,成交额萎缩至320亿元。有色金属板块下跌3.46%,主力资金净流出约90亿元。金融权重板块拖累市场,证券板块跌3.2%,保险和银行板块分别下跌2.8%和2.1%。某基金经理表示,金融板块占沪指权重约20%,其表现直接影响大盘走势。昨日金融板块成交额为2100亿元,较前一周均值下降15%。

技术面压力也不容忽视。沪指昨日触及3900点后回落,这个点位是重要的心理关口和技术阻力位。历史数据显示,沪指在3900点附近多次受阻,过去三个月内两次冲高回落。市场分歧加大,部分投资者选择减仓观望,导致指数上攻乏力。某机构分析,昨日沪指成交量放大至1.2万亿元,显示多空博弈激烈。

资金流向进一步揭示市场动态。北向资金昨日净卖出108亿元,创下近一个月单日最大流出规模。其中,沪股通流出65亿元,深股通流出43亿元。相反,部分内资机构却在低位加仓,科技和消费板块获净买入约200亿元。这种资金分化表明,市场调整中仍有机会。

政策面为市场注入信心。9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年内第二次降准释放流动性约1万亿元。业内预计,这将为A股市场提供约3000亿元增量资金。企业盈利也在改善,2025年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8.3%,其中科技板块增速达12.5%。这些数据表明,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

从历史看,牛市中的调整并不罕见。2014年牛市期间,沪指曾在三个月内出现五次单日跌幅超2%,但全年仍上涨52.9%。昨日调整后,沪指仍守住30日均线,技术面未现明显破位信号。某投研机构指出,牛市趋势未变,短期调整更多是前期获利盘的正常消化。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资产配置是关键。数据显示,2025年蓝筹股平均股息率达3.5%,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科技股则贡献了30%的市场涨幅,成长性突出。某财富管理公司建议,投资者可将资金分配为60%蓝筹股、30%成长股、10%现金,以平衡收益和风险。

风险控制同样重要。昨日市场波动中,部分个股跌幅超10%,投资者若未设置止损,损失迅速扩大。某私募机构数据显示,设置5%止损位的投资者,平均损失比未设置止损的少30%。同时,保持半仓以下操作,能在市场回调时保留灵活性。

板块轮动为市场带来机会。芯片、汽车服务等板块的强势,显示资金仍在寻找结构性机会。2025年上半年,科技板块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政策补贴超500亿元,行业前景广阔。而金融板块估值偏低,市盈率仅8.5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市场调整是风险也是机会。投资者需关注后续走势,若沪指企稳反弹,科技和消费板块或率先发力。昨日成交额放大,显示市场活跃度未减。未来几天,资金流向和政策信号将是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