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9月中旬以来,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滇银行)消息频传,前有第五大股东涉约近2亿股法拍流拍,后再遭第二大股东清仓式转让。
就在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一则产权转让预披露公告显示,中国大唐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大唐资管)作为委托会员,转让旗下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下称大唐财务)持有的9亿股富滇银行股份,占该银行总股本的13.47%,目前该笔股权正处于预披露挂牌期。
大唐财务与富滇银行的合作渊源始于2011年,不过作为该行的第二大股东,大唐财务从2021年2月开始就曾试图出让其所持的9亿股股份但未能成功。此后公司于2023年12月-2024年4月期间再次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该笔股权,作价32.04亿元,折合每股底价3.56元,最终仍无人问津。
大唐财务为何再次尝试退出富滇银行?是否与央国企响应“退金令”号召有关?
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认为,“退金令”是宏观政策导向,为央企的投资决策提供了方向指引,但企业的具体行为还受到自身经营状况、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唐财务的清仓决定可能是基于自身综合考量后的结果,不过“退金令”政策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其调整金融板块投资的决心,为其提供了一个政策背景和决策参考。“此前转让未果,可能与市场环境及定价策略有关,而当前再次挂牌或为响应政策窗口期要求。”
事实上,富滇银行股权的市场冷遇不止于大唐财务一例。
9月15日,该行第五大股东福建信通贸易有限公司(下称福建信通贸易)持有的2亿股股权在京东拍卖平台公开拍卖。这批股权评估价为7.34亿元,但起拍价仅为5.14亿元,较评估价折价约30%,折合每股2.57元。然而拍卖虽吸引数千人次在线围观却无一报名参与,最终以流拍告终。
9月24日,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将于10月25日拍卖福建信通贸易所持富滇银行1.52亿股股权,起拍价为3.9亿元,折合每股起拍价仍为2.57元,与此前拍卖价格基本持平。
除大唐财务和福建信通贸易外,云南冶金集团、中铁信托、云南铝业股份等中小股东转让股份也多无人问津。股权拍卖的流拍反映出投资者对富滇银行股权价值的担忧,若股权处置不畅,部分股东的债务风险可能向银行传导,进而影响银行的整体信用状况。
更值得关注的是,富滇银行曾在今年6月中旬发布《关于寻找长期失联股东的公告》,附件列出的“长期失联股东名单”涉及43名失联股东包括34名个人股股东和9名法人股股东。这些股东均是原城市信用社的入股方因历史原因与银行失去联系。大量失联股东的存在使得这部分股权的权属关系、管理责任处于“真空”状态。银行既无法对其进行正常的股权登记、确权、分红,也难以在需要时通过这些股权进行资本补充或治理决策,形成了股权管理的“灰色地带”。
截至2024年末,富滇银行股东总数为7701名,其中国家股股东1名、法人股股东310名、个人股股东7390名。2022年4月,富滇银行就已寻找215户长期失联股东,目前来看这几年已经找到了172户。去年富滇银行发布的长期失联股东名单与本次都为43名,换言之,经过一年多时间寻找这43名失联股东并无进展。
股权的潜在变动与处置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剧富滇银行股权结构的分散化,可能导致在战略决策、资本补充等关键领域难以形成统一意见,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率和发展战略的落地。
富滇银行在原昆明市商业银行基础上重组成立,改制过程中合并了多家城市信用社,目前是云南省唯一的省属城商行。
“从富滇银行自身情况分析,如果银行的盈利能力较弱,资产质量不佳,那么其股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业内人士认为。从规模上看,截至今年6月末其资产规模突破4294亿元,较年初增长5.8%,资产增量稳居全省同业首位;各项存款3018亿元,增长7.9%;各项贷款2299亿元,增长1.74%。该行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18亿元,同比下降13.59%;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长15.07%。
从营收结构看,核心的利息净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29.51亿元降至26.18亿元,叠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4.21亿元,营收颓势进一步凸显。利润端通过降低成本实现增长,该行上半年营业支出27.92亿元,同比下降17.25%,降幅高于营收降幅,成本收入比的优化成为净利润增长的主要推手。
在资本充足率方面,报告期内富滇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01%,较2024年末下降3.6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0.95%,下降3.3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21%,下降3.01个百分点。尽管三项指标仍高于监管要求,但下滑趋势反映出资本补充能力的不足。
按照惯例,富滇银行只在年报披露截至年末的资产质量相关数据,2022年-而2024年其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96%、1.99%和1.97%,虽在2024年末略有回落,但仍高于同时期城商行的平均不良率。
过去几年富滇银行人事动荡,管理层频频落马而备受关注,据媒体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开始近七年至少有12名管理人员涉嫌重大违纪违法行为被查。今年8月19日,云南省纪委监委通报,富滇银行首任董事长夏蜀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而在此前,富滇银行刚于今年6月迎来新任行长曾晓松。新行长的上任被视为富滇银行寻求破局的信号,但摆在他面前的是股权拍卖流拍、业绩承压、资本充足率下滑等多个层面的现实困境。对于这家扎根云南的城商行而言,如何在区域金融竞争中找到突围路径逐一破解这些难题,真正实现从“困局”到“破局”的跨越则是其破局之路的关键变量。
全文参考资料:华夏时报、证券之星、新浪财经、公开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