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做菜的时候,你是不是也爱加点酱油、蚝油,再来一勺老干妈?这些调料一加,饭菜香得让人流口水,可你知道吗?盐可能已经悄悄超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说了,11岁以上的人每天吃盐最好别超过5克,比以前的6克还少了1克,这可不是小数字。
很多人以为,不放盐菜就没味。其实,味蕾很会适应,少放25%的盐你根本感觉不到差别。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清淡的菜更好吃,还更健康。
夏天出汗多,有人觉得得使劲补盐。这想法不对。除非你在大热天干重活,汗流浃背,不然平时吃的盐完全够用。额外加盐,反而可能伤身体。
海盐听起来高大上,像是“天然”的好东西。其实,盐就是盐,不管是海盐还是普通盐,吃多了都不好。别被“天然”这词忽悠了,关键还是得控制量。
有些食物吃着不咸,但盐分高得吓人。比如薯片、话梅、蛋糕,甚至冰激凌,甜味或酸味把咸味盖住了。你得看包装上的营养标签,钠含量一目了然。
别以为只有家里做饭才加盐。在中国,80%的盐是从自家厨房里来的,但现在很多人爱吃外卖、方便面、火锅,这些加工食品的盐分也不少。点外卖时,记得叮嘱店家少放盐。
年纪大的人才需要管盐?错!不管老少,吃盐太多都会让血压升高。从小养成少盐习惯,对身体好得不得了。别觉得自己年轻就没事儿,健康得从现在抓起。
有人说,少吃盐身体会不行。其实,日常食物里盐分已经不少,缺盐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真要担心,去问医生,别自己瞎猜。
低钠盐听起来健康,适合多吃?也不对。低钠盐只是用氯化钾替了一部分氯化钠,钠少了,但也不能随便吃多。特别是肾不好的人,或者吃利尿剂的,少碰为妙。
隐形盐最容易让人中招。像方便面,一碗下去,钠含量能到2780毫克,换算成盐就是7克,超标太多了!还有鱿鱼丝,100克含2克钠,等于5克盐,堪称“盐王”。
薯片、瓜子、培根、午餐肉,这些零食和熟食吃着香,可盐分都不低。20克培根,钠含量就有640毫克。甜点也不例外,蛋糕、饼干里都藏着盐,吃的时候得留个心眼。
天然食物也有盐,比如海带、蛤蜊、芹菜,本身就带点咸味。做菜时,少放点盐,靠食材本身的味道就够了。蒸个海鱼,撒点葱姜,味道鲜美又健康。
想少吃盐,买个定量盐勺最实在。每次少放5%到10%的盐,菜照样好吃。还可以用辣椒、蒜、醋来提味,既省盐又开胃。
少吃咸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榨菜、酱菜一口下去,盐分就爆表。换成黄瓜、西红柿,清爽又健康,关键还能补维生素。
买东西的时候,养成看营养标签的习惯。钠含量超过30% NRV的食品,尽量少买。挑“低盐”或“无盐”标识的,省心又放心。
在外吃饭,尽量点清淡的菜,跟服务员说一声“少放盐”。少吃外卖,自己做饭最好,能控制盐量,还能吃得更新鲜。
调味料也得注意。味精、豆瓣酱、甜面酱都是“隐形盐大户”。换成低钠酱油,或者直接用葱姜蒜、花椒提味,效果一样好。
做菜的时候,晚点放盐。比如菜快出锅时再撒一点,能用更少的盐做出一样的咸味。加点醋还能增咸,帮你省盐又助消化。
别老想着煎炒,试试蒸、煮、凉拌。这些做法能让食材的原味出来,少放盐也不觉得淡。黄瓜拍一拍,拌点蒜泥醋,简单又好吃。
少吃盐不是不吃盐。盐里的钠是人体必须的,少了会没力气、没胃口。控制在每天5克左右,刚刚好,既健康又不会缺。
中国人在“减盐”这事儿上,越来越有行动力。很多家庭开始用低钠盐,饭店也推出低盐菜品。这不仅是个人健康的事儿,也是国家推健康饮食的大方向。
控制盐分,听起来麻烦,其实做起来不难。每天注意点,慢慢就成了习惯。身体轻了,血压稳了,吃饭也更香了,你说值不值?
想让生活更健康,从今天开始试试少放点盐。厨房里多点巧思,饭桌上多点新鲜。你会发现,少盐的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