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鱼店大变脸,海鲜菜挤走老味道,生意却更差了?

2025-08-01 15:30:04
18418

一家酸菜鱼店,菜单突然大变样,酸菜鱼被挤到角落,海鲜菜品站上了C位。这事听起来就有点意思!前几天我去本地一家老牌酸菜鱼店吃饭,店里人气不如以前,菜单翻开一看,嚯,龙虾、面包蟹这些贵价菜占了大半江山,酸菜鱼反倒成了配角。这家店以前可是排队排到街尾的“香饽饽”,现在咋就变了画风?

走进店里,环境还是那个熟悉的装修风格,木桌椅,墙上挂着几幅简简单单的画。服务员笑眯眯地递上菜单,我一打开,差点没认出来。以前菜单上满满的酸菜鱼种类,麻辣的、清汤的、微辣的,各种口味应有尽有。现在呢?首页全是海鲜菜,龙虾一份300多块,面包蟹看着个头不小,但价格也吓人,动辄200块往上。翻到后面,酸菜鱼才可怜巴巴地占了半页纸。这是咋回事?

我好奇,问了服务员一句:“你们这店咋改卖海鲜了?”服务员挺实在,说是大老板换了,新老板接手后想搞点新花样。原来这家店是本地一家连锁酸菜鱼品牌,开了十几年,生意一直挺火。2010年左右,这家店刚开的时候,酸菜鱼可是当地一绝,价格实惠,味道正宗,很多人下班后专门跑来吃一碗热乎乎的酸菜鱼,配碗米饭,舒舒服服。可现在,门口连排队的影子都见不着了。

服务员还说,菜单从去年底就开始变了,差不多有三四个月了。新老板觉得光靠酸菜鱼撑不起场面,市场竞争太激烈,顾客口味也变了。确实,这几年酸菜鱼店如雨后春笋,街头巷尾随便一走,就能看到好几家。有的店主打便宜量大,有的走高端路线,搞得这家老店压力山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酸菜鱼市场规模达到600亿元,但增长速度已经放缓,竞争白热化。不少店都开始琢磨新路子。

新菜单里,海鲜菜确实贵得离谱。龙虾一份300多块,服务员端上来一看,几块肉,估计三口就没了。面包蟹也是,壳大肉少,摆盘好看,吃起来不过瘾。还有些粤菜、湘菜,比如辣椒小炒肉,味道还行,但总觉得怪怪的。来酸菜鱼店吃小炒肉,这感觉就像去火锅店点凉菜,差点意思。顾客们估计也懵了,点菜的时候翻来翻去,还是想找那碗熟悉的酸菜鱼。

我观察了一下,店里人不多,桌子上大多是海鲜菜,酸菜鱼的点单率明显低了。旁边的老顾客一边吃一边嘀咕:“这店以前多热闹啊,现在咋这样了?”确实,酸菜鱼是这家店的招牌,顾客冲着这个来的,结果菜单一改,很多人不适应。服务员说,老顾客里有一半人来了以后,看到新菜单就走了。生意比以前差了三成,晚上高峰期都没几桌。

其实,这家店的困境不是个例。酸菜鱼这行,竞争早就红了眼。2023年全国新开酸菜鱼店超过2万家,但倒闭的也不少。有的店为了吸引年轻人,搞起了“网红风”,装修弄得花里胡哨,菜品也往新奇方向走。可顾客要的,其实还是那口熟悉的味道。这家店新老板估计也想跟上潮流,弄点海鲜、粤菜,显得高端大气,结果反倒把老顾客吓跑了。

新老板的思路也能理解。光靠酸菜鱼,利润薄,竞争又大,不变估计迟早被挤垮。换菜单,搞点高价菜,利润能高点,说不定还能吸引新顾客。可现实是,顾客来这家店,就是想吃酸菜鱼,换了菜单,反倒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就像你去饺子店,发现主打变成了披萨,总觉得少了点啥。

我跟服务员聊了几句,她说新老板还在试水,看看能不能靠海鲜菜翻身。不过,从现在的生意来看,效果不太理想。店里有个老顾客,吃完饭跟服务员开玩笑:“你们这海鲜比酸菜鱼还贵,我还不如去海鲜大排档吃呢!”这话听着好笑,但也点出了问题。海鲜菜价格高,量又少,普通人吃一顿得心疼半天。酸菜鱼就不一样,几十块钱一盆,实惠又管饱,家常感满满。

这事让我想起小时候,爸妈带我去街边小店吃酸菜鱼。那时候一盆鱼,热气腾腾,酸辣的汤底一喝,浑身都暖和。现在生活好了,大家吃东西不光图味道,还想有点新意。可新意归新意,老味道才是根。这家店换菜单,估计也是想抓住新顾客的心,但老顾客的感情,也得好好珍惜啊。

别的酸菜鱼店也在折腾。有的店加了烧烤,有的搞起了火锅,还有的直接改卖川菜。2024年餐饮行业报告显示,60%的酸菜鱼店都在尝试多元化经营,想突围。可数据也说了,成功转型的不到三成。为什么?因为顾客的习惯没那么容易改。就像你家楼下的包子铺突然卖起了汉堡,你会天天去吃吗?

这事也让我想到,咱们的生活不也这样?有时候想追点新潮流,换个新发型,试试新工作,可老朋友、老习惯,还是得留着点。不然,改得太猛,怕是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你们说,这家酸菜鱼店能靠新菜单翻身吗?还是得把老味道捡回来?大家伙儿来聊聊,咋看这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