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作者|太古里
编辑|方圆
吉利汽车业务聚合进程再进一步。
7月15日,吉利控股宣布,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未持有的极氪股份,收购完成后极氪退市。合并协议是极氪和领克并入吉利汽车集团的重要节点,也是吉利汽车业务整合为一个吉利的关键一环。
2024年,吉利发布《台州宣言》,主要包括聚焦汽车主业、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内部资源整合与融合,以及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台州宣言发布后,上市的新车型中纯电和插混产品比例高企,加速智能化与电动转型,并将电池统一为“金砖”,驾驶辅助整合为千里浩瀚。整车整合方面,领克进入极氪组建极氪科技,几个月前又宣布领克与极氪回归到吉利汽车集团,同时几何和翼真先后并入到银河品牌,逐步整合接近完成。
整合后的吉利汽车集团将有银河、领克、极氪和中国星系列,动力方面有燃油、插混、纯电,后续还将推出醇氢动力,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市场需求。其中插混既有强调节能的EM-i,也有动力更强的EM-p。后续是否会推出增程产品目前没有消息;市场方面,既有几万的熊猫和六七万的星愿,也有售价90万的极氪产品,产品主要集中在7万-50万元区间,覆盖了绝大部分市场,并且实现梯度布局。
整合后的吉利汽车集团,从动力、产品和产品等维度打造了一个金字塔结构,基座是中国星和银河,领克为中间体,极氪就是塔尖,主打一个货架满满当当,想要什么都能满足。
其实,整车融合只是一个吉利的一部分,采购和研发回归到一个体系,以及技术和渠道(部分)共享也是《台州宣言》目的之一。
在一季度财报会上,吉利方面曾表示,整合后预计研发环节每年可节省数十亿元,采购方面节省几十亿元。在领克与极氪整合时,极氪科技CEO安聪慧称,生产降本目标要大于3%、研发优化目标要达到10%-20%、管理增效目标要达到10%-20%。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财报会上表示,整合后增长性效益目标超过5%,研发效力、管理效益和营销费用效率目标是15%-20%。至于能否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还需要再看看,但实现节流是肯定的。
可以发现,如果达到预期,整合后最明显变化是成本降低、利润增加,是好事,在当下决定生死存亡的竞争中段,唯有健康的活下去才有出牌的机会。
相比一直亏损的众多新势力,吉利有一个非常不错的财务表现。今年一季度,经营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属母公司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销量方面,今年上半年,吉利控股累计销售193万辆,同比增长30%,其中吉利汽车销售141万辆,同比增长47%。与此同时,吉利已经将年度销量目标从271万辆提高到300万辆。
从利润和销量角度看,吉利既有整合的底气,也有应对的能力。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已经初见成效,上半年新能源车占比超过51%,销量同比增长126%。其中,现象级小车星愿月销突破4万辆大关,半年卖了20多万辆,所有在售车型中销量最高;上市不久的6座插混SUV领克900已经挤入细分市场头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吉利新能源重要支点的银河品牌,半年卖了近55万辆,年度百万辆目标非常有望实现。
当然,吉利面临的挑战也不小,前有年销400多万辆的比亚迪,后有奇瑞年海外销售100多万辆的奇瑞,同时合资品牌也在快速觉醒并拥抱众多科技巨头,实力不容小觑。
面对电子电器及软件与算法不断加持的汽车产品,唯有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快速装车,并实现领跑,才能站住脚、活的好。研发和应用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也需要大量的顶尖人才。整合之前,各个品牌都有自己相应团队,必然存在重复投入和资源争抢。如果放在前几年这些问题不严重,但放在当下你死我活的竞争环境,以及未来太多不确定情况下,就非常不合时宜了。集中资源办大事,技术迭代加速,可以给整车提供更多的竞争力,同时资金利用率提升。
年初,驾驶辅助统一为千里韩浩,各品牌车型依据定位选择不同级别产品,如前段时间上市领克900采用千里浩瀚H5和H7方案,刚发布不久的极氪9X将采用H7和H9方案,其中H9方案配有5颗激光雷达。显而易见,同一个框架衍生不同产品必然比单打独斗更划算,当然研发难度也更高一些。
此外,整合后沟通成本会降低,项目推进更快。在一季度财报会上,吉利方面曾表示,从领克与极氪整合过程中发现,整合因环节过长而效率不高,沟通成本过高,并且双方利益不一致会影响整合效果。此次整合难度应该会小一些,但难度肯定是有的。
点评:
在月销量连续突破20万辆之后,品牌与资源整合可以给吉利汽车更多动力,不过整合是一个长线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效果会逐渐显现。当先,风险和不确定同样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