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包子一出锅,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谁能忍住不咬一口?这种小小的面食,裹着满满的馅料,咬下去满嘴香,简直是人间美味。中国人吃包子几千年,从北到南,从街头小摊到高档餐厅,包子从没让人失望过。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包子这门手艺,咋做才能让它好吃到飞起!
包子好吃,关键在面皮。面粉得选高筋的,揉起来有劲道。和面时,水要一点点加,揉到面团光滑,像婴儿脸蛋一样软乎。发酵是门技术活,酵母放少了不蓬松,放多了味道酸。发好的面团按下去会慢慢弹回来,这时候才算成功。北方人爱吃大包子,皮厚实,咬一口满嘴油香;南方人讲究精致,皮薄得透光,馅料入口即化。你喜欢哪种?其实不管南北,面皮好,包子就成功了一半。
馅料是包子的灵魂。猪肉大葱是经典,肉得肥瘦搭配,七分瘦三分肥,剁碎后加点姜末去腥。大葱切细,拌进肉里,香味立马窜出来。想吃清爽点的,韭菜鸡蛋也不错,韭菜得新鲜,鸡蛋炒得嫩嫩的,拌一起满口清香。南方人还爱加点虾仁,咬一口,鲜得眉毛都能跳舞。馅料调味不能马虎,盐、酱油、香油,一样不能少,搅拌到馅料黏糊糊才算到位。
包包子可不只是手艺,更是耐心。面皮擀得不能太厚,薄了又容易破。包的时候,手指得灵活,捏出均匀的褶子,包子才好看。有人喜欢花式褶,有人随便一捏,图个实在。不管咋包,封口得严实,不然蒸的时候馅料容易漏。包好的包子放蒸笼前,得静置一会,让面皮再松弛一下,这样蒸出来才蓬松。
蒸包子也有讲究。冷水下锅,水开后大火蒸十五分钟,关火后再焖三分钟。掀开锅盖,热气冲天,包子白白胖胖,像刚出炉的小面包。轻轻夹一个,皮软而不烂,馅料香而不腻。咬一口,汤汁在嘴里爆开,幸福感直接拉满。数据上说,中国人一年能吃掉几百亿个包子,平均每人一年吃几十个,够夸张吧?
包子不只是吃的,更是家的味道。小时候,过年家里总会包一堆包子,老人小孩围着桌子,一边包一边聊,厨房里满是笑声。包子端上桌,热乎乎的,大家抢着吃,那感觉比啥山珍海味都强。现在生活忙了,很多人直接买速冻包子,但总觉得少了点啥。自己动手包一个,味道就不一样,那是对家人的心意,是对生活的热爱。
北方包子豪迈,南方包子精致,但吃法都一样接地气。路边摊的包子,配一碗豆浆,早上吃完精神百倍。饭店里的包子,摆盘讲究,味道却不比街头差。有人爱蘸醋,有人爱就着辣椒油,各有各的吃法,没啥高低之分。网上调查过,70%的人觉得包子最好吃的地方是“刚出锅那一口”,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
包子这东西,历史可不短。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包子,当初叫“馒头”,用来祭祀,后来才慢慢变成现在的包子。到了宋朝,包子已经满大街都是,各种馅料层出不穷。现在呢,包子还出了国,外国人都爱上了这口“中国汉堡”。在日本、韩国,包子改了个名字,叫“包”或者“饺子”,但那香味,还是中国的。
包子这东西,简单却不普通。它不光是食物,更是文化,是生活。自己动手做一笼包子,蒸好后全家围着吃,热热闹闹,那感觉比啥都美。想学做包子?赶紧试试吧!选好面粉,调好馅料,捏个漂亮的褶子,蒸出来的包子,保管让你吃得笑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