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凯龙车建兴解除留置:4个月调查落幕背后公司陷高层离职潮与19亿亏损困局

2025-09-23 14:52:17
18365
2025年9月22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828.SH)一则公告打破行业平静——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留置4个月的公司创始人车建兴正式解除留置措施。

2025年9月22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828.SH)一则公告打破行业平静——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留置4个月的公司创始人车建兴正式解除留置措施。此时,这家国内家居零售龙头企业正面临多重挑战:股价停留在2.95元/股,市值约128.46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9亿元,且年内已有9位高层相继离任,企业发展陷入复杂局面。

图源:美凯龙公告

留置事件始末:4个月调查终落幕,职务调整同步推进

据了解,2025年5月,美凯龙首次对外披露,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车建兴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转,当时董事长李玉鹏迅速代行总经理全部职责,确保经营层面平稳过渡。

历经4个月的调查后,9月22日,美凯龙通过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红星控股”)收到《解除留置通知书》,确认车建兴解除留置。值得注意的是,在留置期间,车建兴的职务已发生变动。7月18日,美凯龙公告称其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目前仍保留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总经理一职由来自厦门建发集团的施姚峰接任。

从时间线来看,此次留置事件从披露到解除历时122天,期间公司管理层架构逐步调整,既体现了企业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也折射出股权结构变更后,公司治理层面的新变化。

从木匠到行业龙头:车建兴与美凯龙的35年发展路

公开资料显示,车建兴的创业历程,堪称中国家居行业发展的缩影。1966年出生的他,17岁初中未毕业便开始学习木工,20岁时凭借从亲戚处借来的600元,创办了“红星木器”家具小作坊,开启了创业生涯。

上图人物为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兴 图源:资料图

经过近30年的深耕,美凯龙的业务版图不断扩张:从常州本地的小作坊,逐步拓展至江苏省内,进而进军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商业模式也从早期的家具生产,成功转型为家居卖场运营。2012年,美凯龙开出第100家商场,成为行业内首家运营百座商场的企业,并于当年启动A股上市计划。2018年,美凯龙实现A股上市,成为中国家居零售行业首家“A+H”两地上市企业,同年车建兴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50,成为家乡常州的首富。

截至2024年末,美凯龙共经营77家自营商场、257家委管商场、7家战略合作商场及33个特许经营家居建材项目,商场总经营面积约2033万平方米,在国内家居卖场领域仍占据重要地位。

控制权易主与高层动荡:年内9位高管离任,股权结构深度调整

美凯龙的发展轨迹,在2023年发生关键转折。当年,原控股股东红星控股及实控人车建兴,以4.82元/股的价格转让美凯龙29.95%的股份,涉及资金约62.86亿元。转让完成后,厦门市国资委通过厦门建发集团成为美凯龙新实控人,车建兴退出实控人序列,但继续留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控制权变更后,公司高层人事调整持续推进。2025年以来,包括车建兴在内,美凯龙已有至少9位高层离任。其中,7月车建兴辞任总经理时,时任非执行董事李建宏一同离职,接替李建宏的是车建兴的妹夫徐国峰;进入9月,高层离职潮再度加剧,副总经理车国兴、非执行董事许迪和宋广斌、董秘邱喆先后公告离职。

从离职人员背景来看,此次人事变动呈现明显特征:既有车建兴的旧部,如李建宏、车国兴等长期任职于公司的高管;也有阿里系人员,许迪、宋广斌、邱喆均出身阿里,而这一现象与阿里战略调整后连续减持美凯龙股票形成呼应。同时,控股股东厦门建发也在通过内部调整巩固话语权,例如李玉鹏接替王文怀出任非执行董事,两人均来自厦门建发。

业绩承压与资本困境:上半年亏损19亿,控股股东陷重整

与高层动荡相伴的,是美凯龙持续承压的经营业绩。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7亿元,同比下降21.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亿元,亏损幅度显著。

图源:美凯龙2025年半年报

事实上,美凯龙的业绩压力并非短期形成。回溯历史数据,2015年起公司净利润率持续下降,2017年净利润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比高达46.7%,盈利质量已显隐忧;2020年以来,受房地产行业下行、“三道红线”政策及疫情影响,公司发展进一步受阻,资产负债率在2020年突破60%,且非流动资产占比长期维持在80%左右,资产周转率偏低,流动性问题逐渐凸显。

为缓解资金压力,美凯龙曾多次通过资产出售回笼资金。2021年,公司先后以23.12亿元转让7家物流子公司股权、以6.96亿元出售物业公司80%股权,并计划增发新股募资36.78亿元用于偿债及项目建设。但从效果来看,这些举措未能彻底扭转局面,其控股股东红星控股的财务状况更是持续恶化。

截至2024年6月末,红星控股合并范围净资产为-8.4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5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7.76%;截至2024年7月1日,红星控股资产总额约109.19亿元,负债总额却达168.0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58.84亿元。2024年6月,红星控股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且具备重整价值”向法院申请重整,7月法院裁定受理,6月10日重整计划获批准进入执行阶段。

2025年9月,美凯龙公告显示,因执行重整计划,红星控股持有的1.55亿股公司股票(占总股本3.57%)以抵债形式向普通债权人分配,其持股比例从23.51%降至19.95%,目前仍有37.57万股待后续划转。控股股东的重整进程,无疑为美凯龙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行业变局下的挑战与思考:家居龙头如何破局?

车建兴解除留置,为美凯龙近期的动荡局势带来一丝缓和,但公司面临的深层问题仍未解决。从行业环境来看,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家居零售行业的传导效应持续显现,消费者需求放缓、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整体面临转型压力。

对于美凯龙而言,如何在新实控人主导下稳定管理层团队、改善经营业绩,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需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提升治理效率,避免因人事动荡影响战略执行;另一方面,要应对行业下行压力,探索业务转型路径,降低对传统家居卖场模式的依赖,提升盈利稳定性。

同时,红星控股的重整进程与美凯龙的关联影响也值得关注。后续控股股东股权的进一步变动,是否会对美凯龙的战略布局、资源调配产生冲击,仍需持续跟踪。作为曾经的行业龙头,美凯龙的发展走向,不仅关乎企业自身,也折射出中国家居行业在转型期的挑战与机遇。

至此,车建兴解除留置,为一场持续4个月的调查画上句号,但美凯龙面临的128亿市值保卫战、19亿亏损扭转难题以及高层团队稳定挑战,才刚刚开启。在房地产行业调整与消费需求变革的双重背景下,这家老牌家居企业能否通过治理优化与业务转型重拾增长动力,答案仍待时间检验。

(内容综合自美凯龙公告及往期公告财报、财联社、澎湃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及过往公开新闻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言攀_XN051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