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就业是民生之本。眼下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期。
近日,一场为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量身打造的双选会在天津师范大学生态记忆展馆举行。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李彭璘对记者说,“我要应聘的其实是高中生物老师,但生物这一个学科它其实招的老师并不多,但是这次来到双选会,发现来了很多的单位都非常符合我的求职意向,都招生物老师。”
记者在招聘会上看到,学院师生亲手制作的各类动植物标本、特色文创产品,向用人单位直观展示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成果。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工办主任单一鸣表示,“我们想利用生态记忆展馆这样一个场馆育人的功能,为毕业生的求职过程进行赋能。我们也想让用人单位看到除了师范的特色之外,我们的毕业生还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的。”
这是2025年5月13日拍摄的2025浙江·杭州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洽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4月25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17条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通知提出,大力推行“直补快办”“政策计算器”等方式,推动各项就业政策集中兑现,拓展企业就业主渠道。组织人社专员、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对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深化“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拓展市场化岗位规模。
5月12日,“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好年华聚福州”福州大学2025届春季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同期举办。本次招聘会严选380多家优质用人单位参会,涵盖事业单位,中央直属、省属、市属国有企业以及工业龙头企业,主要涉及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等重点产业领域,提供近5500个岗位需求。
福州大学研究生郑小东对记者说,“我的专业是水利工程,就业意向主要是跟专业相关的设计岗位。这场招聘会挺好的,去网上找信息可能会发现比较多、比较杂,线下招聘信息比较清晰,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岗位。”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经理方民云表示,公司主要招收研发、生产工艺方面的人才,负责国内外销售的各类管培生等岗位。来参会的学生人流量比较大,目前收到的简历还是比较多的,也比较符合公司的岗位需求。
记者看到,活动现场特别设立“就业驿站”一站式服务专区,涵盖求职技巧提升、政策信息获取、职业发展规划等核心需求。其中AI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人策匹配”与“人岗匹配”的双重精准对接体验。福州市人社局“就业驿站”工作人员易振航告诉记者,“AI服务的主要功能是AI人岗匹配、AI简历诊断,还有AI模拟面试。学生输入自己的信息或者期望薪资、还有就业目的地,AI会根据就近原则,推荐出适合学生的岗位。”
在江苏淮安,盱眙县邀请80名宁淮高校学子走进盱眙,通过对话推介、现场招聘、企业探访等环节,全方位展示了盱眙的城市魅力和人才发展环境,搭建起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桥梁。
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主管张英玲说,“我们宇特光电带来了工艺工程师、品质工程师等十几个岗位。公司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期待更多优秀学子加入我们,共同为企业发展助力。”
参与活动的淮阴工学院研究生徐中华告诉记者,自己之前以为县城发展机会有限,现在发现,这里既有传统产业升级的广阔平台,又有新兴产业的创新平台。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魏礼校表示,在招才引智方面,盱眙县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通“校招直通车”,组织驻宁驻淮高校毕业生来盱择岗,根据企业需求,带着岗位前往高校开展专场招聘,精准匹配岗位需求。同时还定期举办人才联谊、青年人才夜校等活动,让年轻人来了既能安心工作,又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2025年4月26日,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南京站)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黄国保摄
在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南京站,超1600家优质企业带来3.6万个岗位,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招聘。“总裁直聘职场秀”更是打破传统壁垒,企业负责人与学子零距离对话,优秀者直通终面。
求职学生陆乐表示,“这种直聘渠道,首先对于企业而言,能够更有效地找到它需要的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对于我们求职者来说,其实是节省了我们去求职的过程,把那些曲折的过程缩短为很简单的直接上台展示和老板直接面对面的沟通,很有效、很高效。”
2025年4月26日拍摄的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南京站)招聘会现场。新华社记者黄国保摄
广东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经理陆卓明对记者说,“我们公司的应用领域有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这两个领域的更新换代比较快,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优秀学子来补充我们的研发团队。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对接到一些优质的学生。”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四稳”,即“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再一次把就业放到最优先位置。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已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绝对主体。各地各部门正全力拓岗位、强政策、保重点、提技能、优服务,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统筹:吴炜玲
编导:胡函博
记者:毛俊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