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最近,昆明的张先生有些烦恼,每到傍晚,他总会感觉到一阵头痛,紧接着,眼前就出现了让他惊讶的现象:不管是路灯,还是家里的台灯,周围总是会出现一个彩虹光环。别误会,这可不是张先生的超能力,而是眼睛在发出求救信号。昆明华厦眼科医院的专家表示,这种“彩虹光圈”其实是眼睛出现问题的警告,可能是青光眼的症状之一。
这种现象被称为“虹视”,也就是当眼睛看向光源时,周围会出现如彩虹般的光环。虹视是青光眼患者的常见症状,通常是由于眼压过高,导致眼内液体循环不畅,进而引发角膜水肿,产生光的折射变化。
青光眼,简单来说,就是眼内的压力过高,超出了眼球内部组织,尤其是视神经的承受能力。这样一来,视神经就会遭到损害,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视野缩小。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情况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眼睛常常出现不适,头痛时常伴随而来,这可能是青光眼的前兆。患者往往会感觉眼球比平时更硬,视力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下降,视野逐渐变窄。更值得注意的是,眼前的“彩虹光圈”,也就是虹视现象,往往预示着青光眼的病情可能已经进入发作期或急性发展期。
此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争取在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之前采取措施。
青光眼的风险因素不少,其中一些生活习惯和身体特征也会加大患病的可能性。例如,经常用眼过度、情绪波动大、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青光眼的发生。此外,近视患者,尤其是高度近视的朋友,也要格外小心,据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高度近视患者可能会伴随或发展为青光眼。
眼睛的解剖结构也可能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特别是前房浅、晶状体较厚、眼轴较短的情况,这些都可能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导致眼压升高,最终形成青光眼。
更值得注意的是,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过青光眼,那么其他亲戚也会有较高的发病风险。特别是父母或直系亲属患病的情况,发病概率比没有家族史的人要高六倍左右。
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原发性青光眼通常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开角型青光眼多见于30岁左右,且性别没有太大差异;而闭角型青光眼则通常发生在45岁以上的女性群体中。若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眼睛胀痛等症状,千万不能忽视。
令人头疼的是,青光眼的症状往往不明显,特别是闭角型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这类青光眼在早期症状不太典型,年轻人往往会误以为只是眼疲劳或近视加深,而中老年人则可能会误诊为白内障。因为很多青光眼患者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到这时,视神经已经受到不可逆的损伤,视野可能出现缺损。
为了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专家建议,尤其是高风险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应该每年进行一次眼科体检,早早筛查青光眼的潜在风险。
目前,青光眼是无法完全治愈的,但幸运的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防止视力进一步损害。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激光治疗和手术。关键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定期复查眼压、眼底和视野等指标,确保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尤其是眼压的控制对预防视神经损伤至关重要,保持良好的眼压水平,能大大降低视功能进一步丧失的风险。
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情绪波动等措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控制眼压,保护视神经健康,从而减缓青光眼的进展。
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早发现,早治疗”。虽然青光眼无法完全治愈,但如果能够在病情尚处于初期或中期时及时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现有视力。因此,定期检查眼睛,特别是对那些高风险群体,做到早期筛查,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生活中,我们常常忙碌于工作和各种事务,忽视了眼睛的健康。但是眼睛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保护好它,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看得更远,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