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金融监管部门开出今年以来金额最大的罚单,剑指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夏银行600015.SH)。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日前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被处罚款8725万元。另有两人被警告、四人被警告并罚款合计20万元。8725万元是2025年至今开出的金额最大的金融业罚单。
华夏银行官方对此回应,近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对华夏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书。对于监管部门的处罚决定,华夏银行诚恳接受。对于监管处罚问题,华夏银行高度重视,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已迅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华夏银行表示,下一步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持续强化内控合规管理,推动业务经营健康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华夏银行今年以来至少有17家分支机构因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累计罚没金额超1570万元,涉及责任人员超过30名。从违规类型来看,信贷业务管理不规范成为“重灾区”。如今年1月因“信贷资产分类不审慎、贷款业务管理不当”等被深圳金融监管局罚款560万元。8月份时,华夏银行太原北城支行一名副行长因贷后管理失职而被处以7年禁业。
作为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华夏银行于前不久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55.22亿元,较上年同期483.54亿元下降5.86%;实现归母净利润114.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4.6亿元下降7.95%。数据显示,在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位列倒数第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位于倒数第一。
具体看营收构成,上半年华夏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3.6%至305.74亿元,成为拉低整体营收的关键因素。受LPR利率持续下行、优质信贷资产稀缺性加剧影响,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473.84亿元,同比降幅达9.1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0.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77亿元,增长2.55%,在营业收入中占比6.80%,比上年同期上升0.56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华夏银行净息差为1.54%,同比下降7%,不过仍高于1.42%的行业平均值。华夏银行副行长杨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息差下降是行业共性,不是华夏银行独有的问题。”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7.56亿元达386.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0%,与2024年年末持平,为不良贷款率最高的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拨备覆盖率156.67%,比上年末下降5.22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余额162.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17亿元,个人贷款不良率2.27%,比上年末上升0.47个百分点。华夏银行行长瞿纲在回应不良贷款问题时指出:“与可比同业差距持续缩小。”这表明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瞿纲表示,银行坚持“刀刃向内”,持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贷前审批、贷中监测和贷后管理的全流程风险控制。
面对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华夏银行也进行了不良资产包转让来优化资产结构。上个月,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开转让2025年第6期~第12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项目。7个资产包未偿本金总额合计44.83亿元,未偿利息总额合计63.05亿元,未偿本息总额合计107.89亿元;共涉及借款人户数22.90万户,户均欠款约4.71万元(含利息)。而起始价合计仅2.45亿元,约相当于未偿本息总额的0.23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绩短期承压,华夏银行仍坚持拿出15.91亿元进行现金分红,这一举措体现了管理层对股东回报的重视,也传递出银行现金流依然稳健的信号。在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强调这一分红决策综合考虑了股东回报、监管要求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
今年是华夏银行“五年规划”收官之年。就在年初,杨书剑出任华夏银行党委书记,3月17日当选执行董事、董事长,其任职资格在5月获得监管核准,意味着杨书剑正式掌舵华夏银行。其曾在北京银行任职超27年,具备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华夏银行高层人事更迭频繁,另有董事、行长、副行长、监事会主席等十多个重要岗位发生人员变更。在新领导班子带领下,这家股份行如何提高内控治理,妥善化解阶段性难题备受关注。
对于下半年经营策略,华夏银行高管团队表示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保持息差基本稳定。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定价管理,控制负债成本,减缓息差收窄压力;二是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加快发展投行、财富管理、交易银行等轻资本业务,优化收入结构;三是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运营效率,改善客户体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四是强化风险管控。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持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五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经济社会低碳转型。
全文参考资料:证券时报、大河财立方、新浪财经、公开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