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夏天一到,热浪滚滚,中暑这事儿就像躲在角落的“隐形杀手”,随时可能跳出来给人一击。东京研究了400名中暑患者,发现有些人特别容易被高温“撂倒”。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到底哪些人容易中暑的招儿,又该咋防住这“夏日坑”。
有些人忙得晕头转向,半天不喝一口水。身体缺了水,汗出不来,热量憋在体内,就像手机没电还硬跑游戏,迟早得“死机”。更别提有些人嫌白开水没味儿,净喝饮料或冰饮,糖分多反而让身体更渴,热得更快。
体重超标的人也得当心。胖一点的人,身上脂肪厚,热量散不出去,就像裹着厚被子晒太阳。稍微一动就汗流浃背,电解质哗哗流失,研究说他们中暑风险比普通人高两三倍。
有慢性病的朋友更得小心。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身体调节温度的本事差。高血压的人血管弹性不好,高温下血压忽高忽低;糖尿病患者出汗功能可能有问题,身体“散热器”容易坏。吃降压药或利尿剂的人,药一吃,水分排得更多,身体更容易“干涸”。
老年人也是中暑的“常客”。过了65岁,身体对热的反应慢,有时候热得不行了自己还没感觉。加上不少老人有基础病,一旦中暑,情况往往更麻烦,后果也更严重。
在高温下干活的人,风险也不小。快递员、建筑工人、厨房里的厨师,整天泡在热浪里,身体热得停不下来,就像锅里的水迟早要“沸腾”。长时间晒着,身体根本没空降温,中暑的概率蹭蹭往上涨。
穿衣服也有讲究。深色衣服吸热,紧身衣不透气,汗液闷在里面,等于给身体加了个“暖宝宝”。夏天穿黑T恤、紧身裤的人,热量散不出去,中暑风险自然高。
爱喝酒的人也得悠着点。酒精让血管扩张,水分跑得快,还会让大脑对高温的警报反应变慢。夏天晚上喝着啤酒吃烧烤,感觉爽归爽,可中暑的门儿都给你悄悄打开了。
防中暑,喝水得讲方法。别等口渴了才喝,每天得喝够1.5到2升水,每次小口喝,100到200毫升最好。出汗多的时候,喝点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补流失的盐分,身体才扛得住。
衣服得穿对。浅色、宽松的棉麻衣服透气,就像给身体开了个“通风窗”。在户外干活,戴上宽檐帽,穿上长袖防晒衣,既防晒又降温,晒伤也能少点。
躲热也有技巧。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太阳最毒,尽量少出门。非得出门,每半小时找个阴凉地儿歇歇脚。家里和办公室多开窗,空调调到26℃左右,舒服又不会因为冷热交替生病。
吃东西也能帮上忙。西瓜、黄瓜、绿豆汤这些含水多的食物,既解渴又降温。辛辣、油炸的少碰,吃了身体热量更大,等于给自己找麻烦。
身体的信号得留心。头晕、心慌、汗多、腿软,这些都是中暑的“预警”。赶紧找个凉快地方,喝点淡盐水,解开衣服散热。如果体温蹿到38℃以上,还想吐、脑子迷糊,千万别拖,赶紧去医院,拖下去可能有大麻烦。
防中暑,关键是“防”在先,尤其是上面说的几类人,别觉得自己身体好就硬扛。高温天里,多留个心眼,喝够水、穿对衣、躲好热,夏天才能过得舒坦又安全。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