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天津港传来大消息!9月9日,一艘名叫“地中海阿林娜”号的超级大货船,载着23534个集装箱,在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顺利完成装卸任务。这可不是小数字,直接打破了天津港的历史纪录,还创下了全国自动化码头单次作业量的新高!这事儿一出,天津港的国际大港地位更稳了,实力杠杠的!
走进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场面热闹得像个大工地。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跑来跑去,忙得不亦乐乎。岸边巨大的吊桥精准地抓起集装箱,稳稳放上货船。码头控制中心里,操作部经理冯淼眼睛紧盯着屏幕,盯着每一台机器的动态。这座“智慧零碳”码头,全程靠高科技运转,效率高得让人咋舌。
这艘“地中海阿林娜”号可不简单,船大得像座移动的城堡。冯淼说,现在货船越来越大,装卸的集装箱也越来越多。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码头靠着“智慧零碳”技术,联合船公司、海关等部门,硬是把效率提到最高。比如,他们随时调整作业计划,确保每个环节都衔接得天衣无缝。还用了“边装边卸”和“船边直提”的操作方式,省下不少时间。
这些高效操作可不是凭空来的。码头跟船公司提前沟通,调整货物的摆放位置,还跟堆场的车队配合得滴水不漏。冯淼笑着说:“我们就像在下一盘大棋,每一步都要算得准,才能让这艘大船又快又好地装完货走人。”通过这些努力,码头不仅应对了装卸高峰,还让整个流程顺畅得像流水线。
“地中海阿林娜”号装好货后,带着满满当当的货物出发了。船上装的是啥?有内陆企业的番茄酱、汽车配件、钢材、化工品,甚至还有自行车。这些货物将沿着地中海西非航线,送到印度、新加坡、越南、加纳、多哥等国家。想象一下,咱们中国的产品漂洋过海,摆到世界各地的货架上,多带劲!
这条地中海西非航线已经跑了10年,越来越火。现在用的都是24000个集装箱的超大货船,每次到天津港,平均装卸的箱子都超过12000个。中国天津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的王琪说,他们用了“津港通”平台,让客户和码头的业务对接更顺畅。海关、海事、边检等部门也给力,进口检查时间压缩了三成,货物通关时间也缩短了两成以上。货物一下船就能提走,上船就能装好,效率高到飞起!
天津港不只是个码头,它还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天津港开了不少新航线,比如欧洲线、东南亚线,连接了全球200多个港口。京津冀、华北、西北的企业通过天津港,把货物送到世界各地。反过来,国外的商品也通过这里进入中国。就像一座大桥,天津港把中国和世界紧紧连在一起。
杨文泰是一家货运代理公司的业务经理,他对天津港的服务赞不绝口。这次他们公司的货物也搭上了“地中海阿林娜”号,出口到非洲。他说:“天津港效率这么高,服务又好,我们做生意心里有底,发展信心更足了!”对企业来说,港口就是他们的“靠山”,货走得顺,生意自然旺。
天津港的厉害还不止于此。它服务的不只是京津冀,还有中西部好几个省市。货从内陆运到港口,再漂洋过海,供应链跑得飞快。港口还建了“海陆通道”,通过铁路、公路把货物送到更远的地方。这就像给中国经济装了个加速器,让企业更有竞争力。
“智慧零碳”码头是天津港的亮点。全程用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效率高还不污染环境。码头上的机器人、吊桥、控制系统,都是高科技的结晶。冯淼说,他们的目标是把这座码头打造成世界级的智慧绿色港口。未来,天津港还要开更多航线,优化运输方式,让中国货更快更好地走向全球。
这事儿让人看了就觉得自豪。天津港的突破,不只是一个码头的成绩,更是中国港口实力的体现。它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能造大船,还能用高科技把港口管得井井有条。货从这里出去,带着中国企业的努力,送到全球各地,助力“一带一路”越走越宽。
你说,这么高效的港口,会不会让更多国家想跟咱们合作?天津港的未来还能有多大作为?大家伙儿不妨想想,中国的港口、中国的货,接下来还能给世界带来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