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湖南株洲一位72岁娭姆,手艺好得让人流口水!她做的艾叶粑粑,翠绿油亮,咬一口甜糯清香,勾起无数人小时候的回忆。每年只卖三个月,错过就得等明年,引得城里人开着豪车专程来买。这小小的粑粑,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湖南的文化宝藏。
艾叶粑粑是湖南的传统小吃,带着一股清新的草香。株洲娭姆做的,特别地道。她挑最新鲜的艾叶,和糯米粉揉成面团,塞上桂花或豆沙馅,蒸出来软糯香甜。吃过的人都说,这味道像妈妈的手艺,简单却暖心。关键是,艾叶粑粑还有清火解毒的好处,健康又好吃。
做艾叶粑粑,娭姆一点不马虎。她亲自到地里挑艾叶,只要嫩绿的,硬杆一律不要。选好的叶子拿回家,每片都洗得干干净净,像对待宝贝一样。洗完后,她把艾叶煮上十几分钟,晾凉后和糯米粉拌在一起,加点糖,揉成面团。整个过程,全靠一双手,没一点机器帮忙。
面团揉好后,得放着醒发一会儿。娭姆说,这步最关键,醒不好,口感就不对。醒好的面团,软得像棉花,她再把桂花糖馅包进去。馅料是她提前熬好的,甜而不腻,带着桂花的清香。上锅一蒸,粑粑出锅时,绿得发亮,香气扑鼻,馋得人直咽口水。
每天清早,娭姆的小摊一摆开,就围满了人。有附近的大爷大妈,也有开豪车来的“成功人士”。有个大哥每年都来,忙得再晚也要赶过来买几块。他说,娭姆的艾叶粑粑是独一份的味道,错过了就吃不到,简直是种遗憾。吃着粑粑,他好像又回到小时候,蹲在老家院子里,等着妈妈喊吃饭。
艾叶粑粑不只是好吃,还带着浓浓的文化味儿。它是湖南的非遗项目,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娭姆说,她小时候,家里过节才会做这道点心。现在她做给别人吃,也想让大家记得这份传统。年轻人吃了,觉得新鲜又亲切;老一辈吃了,眼里全是回忆。
这小小一块粑粑,背后是娭姆三十多年的坚持。72岁了,她还是每天早起忙活,从不偷懒。有人劝她歇歇,交给年轻人做,她却笑着摇头:“我做的味道,他们学不来。”她不光是在做吃的,更是在守住老手艺,守住大家心里的那份乡愁。
艾叶粑粑的火爆,也让株洲的街头多了几分热闹。每年这时候,全国各地的吃货都会跑来尝鲜。网上还有人晒图,说吃到了“童年的味道”。有数据说,株洲的非遗小吃市场这几年越来越火,艾叶粑粑的销量每年都在涨。娭姆的摊子,成了当地美食文化的活招牌。
这门手艺,也不是没烦恼。艾叶只有春季最嫩,做粑粑的时节短,过了就得等明年。娭姆年纪大了,体力也跟不上,很多人担心她哪天干不动了,这味道咋办?她却乐呵呵地说:“只要我还能动,就接着做。让大家吃上这口,就是我的开心事。”
娭姆的故事,让人觉得温暖又感动。她用一双手,把简单的艾叶和糯米,变成了无数人的心头好。吃着她的粑粑,不光是尝味道,更是品一份人情味。就像家里的一碗热汤,喝下去,心里暖暖的,满满都是回忆。
你有没有吃过这样的家乡小吃?是不是也有一口味道,让你想起小时候的日子?娭姆的艾叶粑粑,就像一封写给所有人的家书,打开它,满满都是温暖和回忆。以后路过株洲,不妨去尝尝这块绿油油的粑粑,说不定也能勾起你心里的那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