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涨5%却利润跌24%,华润三九砸39亿营销,999感冒灵咋了?

2025-08-31 08:30:04
18644

华润三九,这家家喻户晓的药企,最近有点“感冒”了。2025年上半年,他们交出了一份成绩单:营收148亿元,涨了5%,但利润却滑坡了24%,只赚了18亿元。曾经的“OTC王者”怎么突然踩了刹车?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家卖感冒灵的巨头,到底遇到了啥难题。

先说成绩单的事儿。华润三九的营收还在涨,148亿元看着挺亮眼,连续五年没掉过链子。这得感谢他们的处方药业务,3月份收购了天士力后,处方药收入猛增100%,达到48亿元。可以说,天士力这笔买卖给营收撑起了半边天。可问题来了,利润为啥不给力?18亿元的净利润,比去年少了24%,这差距可不小。

利润下滑,钱花哪儿去了?答案是费用涨得太凶。2025年上半年,华润三九在研发上花了4.6亿元,涨了40%;销售费用39亿元,涨了19%;管理费用8.3亿元,涨了17%。尤其是销售费用,占了营收的26.6%,意思是每赚100块,就得花26块多去推销。这么大的开支,换来的却是营收增速放缓,从2023年的56%掉到今年的5%。花钱如流水,回报却没跟上,难怪利润缩水。

再看看他们的“王牌”——CHC健康消费品业务。这块业务靠“999”品牌撑着,感冒灵、皮炎平、三九胃泰这些家常药,贡献了公司60%的收入。可今年上半年,这块业务收入掉了18%,只剩80亿元,毛利率也从63%降到60.5%。为啥下滑?公司说,呼吸道疾病少了,药卖得不好。可市场竞争加剧,广告效果也不如从前了,这才是真问题。

说到广告,华润三九可是行家。1989年,他们请来李默然拍“三九胃泰”广告,开创了明星代言药的先河,火遍全国。2006年,周华健一句“暖暖的,很贴心”,让999感冒灵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药。2024年,他们还赞助了《爸爸当家3》《奔跑吧8》等一堆综艺,甚至在短剧平台上玩起了剧情植入。可现在,广告砸了钱,市场却不买账。OTC市场竞争太激烈,家庭常备药的渗透率已经超过60%,新用户不好拉,成本却越来越高。

并购是华润三九这几年的大招。2022年,他们花29亿元买了昆药集团28%的股份,进军银发健康市场。昆药有“777”品牌,专攻三七产业链,产品跟华润三九互补。2024年8月,又砸62亿元买了天士力28%的股份,拿下复方丹参滴丸这样的拳头产品。这两笔买卖让华润三九的业务版图大了不少,可整合起来没那么容易。

天士力刚被收购,就换了董事会和监事会,老团队几乎全走了。新团队上任后,业绩却没起色。2025年上半年,天士力营收42.9亿元,降了2%;扣非净利润6.4亿元,降了13%。昆药集团也不乐观,营收33.5亿元,降了11.68%;扣非净利润1.5亿元,降了5.6%。两家子公司都拖了后腿,华润三九的压力不小。

更麻烦的是商誉风险。收购昆药和天士力后,华润三九的商誉高达70亿元,占净资产的33%。啥是商誉?简单说,就是买公司时多付的钱。如果子公司业绩一直不好,这笔钱可能要“打水漂”,直接影响利润。还有,公司的应收账款高达77亿元,占净资产36%,而手头的现金只占30%。这意味着钱不少被“卡”在账上,流动资金有点紧。

华润三九的路子,过去靠广告和品牌打天下,确实风光过。感冒灵、皮炎平这些产品,哪个家里没备过?可现在,市场变了,广告不灵了,竞争对手也越来越猛。白云山的小柴胡颗粒,2023年销售额涨了20%,而999感冒灵只涨了1.8%。市场还在,但华润三九的增长慢了,优势没那么明显了。

未来,华润三九会怎么走?他们能不能靠新产品翻盘?并购的效益啥时候能出来?这些问题不光企业关心,咱们老百姓也好奇。毕竟,谁家还没个感冒胃痛的时候?华润三九的药,伴着我们长大,咱也希望它能继续“暖暖的,很贴心”,走得更远。你说,他们能行吗?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