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泉州街头,一位大叔守着四口热锅,手脚麻利地甩面团,啪啪几声,薄如纸的润饼就成型了。这饼一出锅,香气扑鼻,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就是这位大叔,靠着《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硬生生把自家小摊变成了全国吃货的打卡地。
润饼是泉州的老传统,薄得透光,软得像布,却韧性十足。大叔的摊子虽小,名气却不小。节目播出后,全国各地的食客蜂拥而至,排队等着尝一口这非遗小吃。每天早上六点到晚上六点,大叔忙得像个陀螺,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摊子前,队伍排得老长。有人从上海飞来,有人从北京赶到,就为了一盒润饼。20块钱一盒,12个饼,里面卷着新鲜蔬菜,胡萝卜丝、豆芽、香菇,样样齐全。咬一口,脆爽的菜配上软韧的饼皮,味道层次分明,吃过的人都说值。
大叔的手艺不是一天练成的。他从二十多岁开始做润饼,三十年没停过。面团在他手里像听话的孩子,甩几下、摊几下,锅底滋滋作响,几秒钟就变出一张完美薄饼。围观的人看得眼花缭乱,忍不住感叹:这哪是做饼,简直是变魔术!
润饼这东西,在泉州可是家喻户晓。跟北方的煎饼果子有点像,但更薄更软,卷的菜也更讲究。泉州人爱吃米粉米饭,面食不怎么受欢迎,可润饼是个例外。不管男女老少,尝过一口,都会被它的口感折服。
这小吃的历史能追溯到几百年前。润饼最早是泉州人过节时吃的,寓意团圆。后来慢慢成了街头小吃,但会做的人越来越少。大叔说,他年轻时,街上还有不少润饼摊,现在只剩他这一家还在坚持。
《舌尖》播出前,大叔的摊子只是街坊邻居的光顾。节目一上,情况完全变了。每天摊子前人头攒动,最多时一天能卖出上千个润饼。大叔忙得脚不沾地,锅里的饼却一张没糊过,质量始终如一。
排队的人不光是冲着味道来的,看大叔操作也是一种乐趣。他甩面团的动作行云流水,四个锅同时开工,像在表演杂技。有人拍视频发网上,评论区全是赞叹:这手艺,绝了!还有人说,排队半小时也值,就当看了一场免费表演。
润饼好吃,关键在细节。饼皮薄得能透光,蔬菜切得细如发丝,酱料调得恰到好处。大叔说,蔬菜每天早上现买,保证新鲜。酱料是他自己调的,甜咸适中,配上饼和菜,味道刚好。
摊子虽然简陋,只有一个外卖窗口,却收拾得干干净净。门口牌子上写着“老字号”“非遗小吃”,透着股自豪。大叔人实诚,对每个客人都客客气气。熟客来买,他还会多聊两句,分享点做饼的小秘诀。
这摊润饼,火了这么多年,靠的是真本事。你吃过润饼吗?觉得它咋样?或者,你家那边有没有类似的传统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