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查出胆结石拖6年,手术切胆囊,术后生活全正常?

2025-07-21 15:30:21
18542

张女士44岁,胆结石折腾了她好几年,最近终于下决心把胆囊切了。这事听起来吓人,但她亲身经历后,发现其实没那么可怕。她的故事,估计能让不少人也松口气。

好几年前,张女士体检时查出胆结石。她压根没当回事,以为自己只是胃不舒服。每次肚子疼,她都以为吃坏了东西,忍忍就过去了。直到2022年,胆结石突然发作,疼得她满头大汗,一个人跑去急诊。检查、输液,折腾了一整天,她才缓过来。这次经历让她开始正视这颗“石头”。

急诊后,张女士开始查资料,发现很多人建议干脆把胆囊切掉。她有点怕,觉得切器官不是小事。她上网看了不少帖子,有人说切了没事,有人说术后拉肚子,众说纷纭。她犹豫了好久,决定先试试中药调理。2023年下半年,她通过视频找到北京一家有名的中医,开了四个月的药。吃药时,肚子确实不疼了,她还挺高兴。可惜,药吃完,结石一点没变小。

今年四五月,疼痛又来了,次数还越来越多。张女士坐不住了,决定去医院好好看看。她先去了协和医院,医生看了彩超,直截了当说胆囊估计已经没用了,建议切掉,还说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张女士还是不放心,坚持做了个胆囊功能检查。结果出来,果然如医生所说,胆囊压根不收缩,等于摆设。

7月8日,张女士接到北医三院的入院通知。她早上7点半到医院,住院部已经人山人海。她拿着身份证、医保卡和通知单,排队领了腕带,顺利进了病区。护士站登记后,她被带去做了一堆检查:抽血、尿检、心电图、X光、CT、核磁、彩超,忙了一整天。晚上查房,主治医生告诉她,明天她是第四个手术,大概中午做。医生还提到,她胆囊口卡了一颗石头,情况有点危险,可能术中要做病理检查。

手术前一晚,有个年轻医生找张女士填问卷,说是研究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张女士觉得能帮医学研究挺好,爽快地配合了。填完问卷,晚上10点后,她开始禁食禁水,为手术做准备。躺在床上,她有点紧张,但想着医生的话,觉得自己应该没事。

手术当天,10点半,护工推着床来接她。张女士脱掉首饰、内衣,只穿住院服,被推到手术室外等着。10点50分,她进了手术室,只有两个医生在。一个帮她扎了滞留针,一个是麻醉师。麻醉师给她戴上氧气面罩,她咳了几下,适应后没几秒就睡过去了。醒来时,已经12点半,手术顺利结束。她问了旁边的医生,确认身上没插管,松了口气,很快被送回病房。

回到病房后,接下来的6小时最难熬。前两个小时,她得平躺,不能睡觉,也不能枕枕头。她困得要命,想看手机又看不进去。护士让她换着姿势躺,家属帮她翻身,可每次翻身,肚脐附近的伤口都扯得疼。好在打了止痛药,身上倒是不怎么疼。熬过这段时间,她终于能枕枕头了,可病房有点吵,她只能迷迷糊糊休息。

术后第一天,护士凌晨4点来抽血,查出白细胞偏高,张女士只能多留一天观察。第二天血常规正常,她终于出院了。回到家,她感觉一天比一天好,慢慢恢复了正常生活。现在,她已经开始上班,生活基本没受影响。

饮食上,术后第一周,张女士主要吃面条和粥,简单好消化。第二周,她开始试着吃米饭和菜,但每天还是有两餐吃粥或饺子。她爱吃水果,每天吃点苹果、香蕉,但量不多。她还试了煮鸡蛋、酸奶和面包,发现吃多了有点胀,索性就少吃点,慢慢调整。

伤口恢复也算顺利。出院时,护士教她怎么换药,告诉她每三天去社区医院换一次,直到结痂。张女士学得快,自己买了碘伏和敷贴,在家换药。术后第五天,除了胸口一个伤口,其他都结痂了。胸口那块因为出汗,恢复慢点,过了14天才好全。

身体方面,术后第一周,张女士肚子总觉得鼓鼓的,起身时有压迫感,行动也不太灵活。第二周,她慢慢能弯腰,动作也自如了点。可每天早上醒来,腰和后背总有点不舒服,她也没搞清原因。运动上,她一开始不敢快走,每天在屋里溜达几百步。术后第二周,她开始下楼散步,现在每天能走一万步,虽然走得慢,但感觉挺好。

这事让人想到,身体的小毛病不能拖。小问题拖成大麻烦,遭罪的还是自己。张女士从一开始不当回事,到最后果断手术,中间走了不少弯路。她的经历提醒大家,身体不舒服,早点去医院查清楚,别硬扛。你说呢?要是你有类似的小毛病,会不会也去查一查?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