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2025年上半年,焦炭行业日子不好过。七家上市公司里,六家都在亏钱,行业“内卷度”高达85.7%。这意味着几乎所有企业都在苦苦挣扎,赚钱成了稀罕事。
焦炭是钢铁厂的“粮食”,主要用来炼钢。过去几年,钢铁需求旺盛,焦炭企业日子好过。可到了2024年,房地产、基建等用钢大户需求下滑,钢厂对焦炭的需求跟着缩水。2025年6月,焦炭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5%,工厂开工不足,库存堆积如山。
更糟的是,焦炭价格一路下跌。2022年,一吨焦炭能卖到30万元,可到2025年6月,价格跌到4万元以下,连成本都盖不住。原料焦煤价格虽然也在降,但降得没焦炭快,企业的利润直接被挤没了。比如,宝泰隆是唯一盈利的焦炭企业,但它靠的不是主业,而是2亿元的投资收益才勉强保住利润。
园林工程行业也好不到哪儿去,内卷度81.8%。22家上市公司里,18家都在亏。2025年上半年,行业总收入71亿元,比去年少了12.1%。利润更惨,总共亏了15.6亿元。园林工程靠的是市政项目和房地产,可现在地方财政吃紧,房地产又低迷,订单大幅减少。像汇绿生态和蒙草生态这样的头部企业,虽然还在盈利,但也只是勉强维持,利润分别只有0.58亿元和0.52亿元。
光伏行业的情况同样让人捏把汗。30家上市公司里,24家亏钱,内卷度80%。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和电池组件,简单说,就像做面包的“面粉”“面团”和“成品”。过去几年,新能源热潮让光伏产能猛增,可全球需求跟不上。2025年上半年,行业收入963.6亿元,同比跌了22%,总利润更是亏了277.1亿元。价格战打得太狠,硅料价格从30万元一吨跌到4万元以下,很多企业直接亏到成本线以下。
软件开发行业也不轻松,尤其是横向通用软件,内卷度77.1%。35家上市公司里,27家上半年没赚到钱。软件行业客户预算缩水,价格战打得火热。2025年上半年,行业总收入408亿元,增长了9.1%,但总利润却是负38.2亿元。像金山办公这样的头部企业还能赚点钱,可中小公司日子不好过。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带来转机,但现在大家都还在苦熬。
影视动漫行业看着光鲜,其实内卷度也有60%。15家上市公司里,9家亏钱。2025年上半年,行业收入106亿元,增长了20.9%,但利润只有11.3亿元。拍电影成本高,动辄几亿元,可票房不理想就血本无归。比如,博纳影业的《蛟龙行动》花了近10亿元,票房却不尽人意,亏了6亿元以上。光线传媒这样的头部公司还能靠资金和资源赚钱,但小公司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装修装饰行业受房地产拖累,内卷度56.5%。23家上市公司里,13家亏钱。2025年上半年,行业收入381亿元,同比跌了20%,利润只有1.02亿元。房地产商债务违约,装修公司收不到钱,坏账一堆。不过,存量房市场还有希望。中国有4.6亿套房子,2.7亿套房龄超20年,翻新需求很大,可能会给行业带来新机会。
综合环境治理行业日子也不好过,内卷度53.3%。15家上市公司里,8家亏钱。行业收入92.5亿元,跟去年差不多,但利润只有0.15亿元,同比暴跌96.2%。过去靠新建项目赚钱的模式行不通了,很多企业没及时转型,日子越来越难。
电池化学品行业内卷度52.3%,44家上市公司里23家亏钱。新能源车热潮让行业产能猛增,比如碳酸锂产量从2016年的5万吨涨到2024年的70万吨。可现在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放缓,价格战让供过于求的矛盾更突出。2025年上半年,行业收入1814亿元,增长11.7%,但利润却跌了7.6%。
安防设备行业内卷度46.2%,26家上市公司里12家亏钱。行业收入674.6亿元,增长2.1%,利润108.4亿元,增长21.4%。但利润都集中在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这样的龙头企业,占了行业总利润的91.2%。小公司技术跟不上,转型慢,生存压力巨大。
广告营销行业内卷度44%,25家上市公司里11家亏钱。2025年上半年,行业收入769亿元,增长6.4%,利润5.86亿元,增长27.1%。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让企业削减营销预算,行业未来短期内难有起色。
这些行业的“内卷”,说白了就是大家都在抢同一块蛋糕。企业为了活下去,拼价格、拼成本,最后谁都赚不到钱。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整治“内卷式”竞争,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像光伏、焦炭这样的行业,产能过剩是核心问题。未来,落后产能得慢慢退出,行业才能喘口气。
普通人看这些行业,可能觉得离自己挺远,但其实跟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焦炭价格跌,钢价也会受影响,买车、买家电可能更便宜。光伏价格战让太阳能板更便宜,装太阳能的成本也会降下来。装修行业低迷,翻新房子的价格可能会更实惠。每个行业的变化,都在悄悄影响我们的钱包。
企业要想突围,靠的不是一味降价,而是得找新路子。比如,光伏企业可以开发更高效的电池技术,软件公司可以押注人工智能,影视公司可以多拍点贴近生活的作品。消费者也得擦亮眼睛,选那些真正有实力、有创新的公司,而不是只看谁价格低。
未来几年,这些行业会怎么走?是继续“卷”下去,还是能找到新出路?大家觉得,哪些行业最有可能先翻身?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