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预计上半年亏损2.4亿元,关闭227家亏损门店,供应链大刀阔斧改革

2025-07-15 15:08:58
18736
对于业绩预亏,永辉超市解释称,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

7月14日,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预计上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3亿元。

对于业绩预亏,永辉超市解释称,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2025年是公司转型的深水期和持续阵痛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调改开业93家门店(截至2025年6月30日调改门店总数达124家)。门店调改需经历歇业装修、新设备投入、旧资产报废、重开业支出、人员技能爬坡等大量必要过程。

其次,公司于报告期内共关闭227家长期亏损的门店。闭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租赁赔偿、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同时,公司对商品供应链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建立“品质零售”的商品心智和合作共生的供零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大量供应商和商品的升级汰换。以上多重因素都对公司于报告期内的营收和利润带来了较大程度的短期影响。

图片来源:永辉超市官网

实际上,永辉超市近年来业绩连年亏损,负债率居高不下。财报显示,2021年到2024年,永辉超市分别亏损了39.44亿元、27.63亿元、13.29亿元、14.65亿元,四年来累计亏损超95亿元。

虽然公司业绩面临困境,但永辉超市却在尽力改变。

首先,永辉超市选择学习胖东来的经营模式。2024年6月,永辉超市“胖改”首店——郑州信万广场店开店,该店恢复营业首日销售额是调改前平均日销的13.9倍,客流是调改前日均客流的5.3倍。

2025年6月13日,永辉胖东来模式调改完成全国100店;6月24日,永辉宣布,“每天开一家调改店”,预计在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全国200店的调改目标;到2026年,完成全部门店的调改。

据天眼查显示,永辉超市于近日申请注册了多枚“胖小辉”商标,国际分类涉及啤酒饮料、餐饮住宿、食品、烟草烟具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其次,于2024年9月23日晚间,永辉超市与在美股、港股同时上市的名创优品双双公告,名创优品拟出资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0%股权,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将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

名创优品实控人叶国富曾表示,线下超市面临结构性供给侧出新,以胖东来为主要代表的一批国内超市掀起一场变革。这场变革重塑中国线下超市格局,永辉超市有巨大的潜力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

叶国富入股永辉超市的目的,是希望名创优品与永辉超市在渠道、产品等多个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不仅是在去年,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也发生了不少事。

3月17日,永辉超市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公司新一届董事会未聘任首席执行官,而是“虚位以待,将全球招募”。张轩松继续出任永辉超市董事长。

同时,永辉超市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为“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对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的议案,董事张轩宁投出反对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议上,有6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其中,张轩松、张轩宁和李松峰为永辉超市第五届董事会成员。而叶国富、张靖京和王永平三人来自名创优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另外,作为永辉超市股东之一的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也对其进行减持。今年7月,永辉超市公告称,京东世贸在今年4月2日至7月1日期间减持了其约1.14亿股,减持金额约6亿元,持股比例由约2.94%下降至了1.68%。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7日,永辉超市还发布了《致供应商伙伴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称,向腐败和潜规则宣战。其中提到,禁止任何员工(包括管理层)私自推荐供应商。

对于永辉超市来说,经过了转型的深水期和持续阵痛期,或许将在变革中重焕生机。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蓝羽_XN054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