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汉中菜豆腐,咋吃都不腻!一碗热乎乎的菜豆腐,配上辣椒油和热面皮,往嘴里一送,那股家乡的味道瞬间就冲上心头。汉中人离不开这口,隔几天不吃,心里就空得慌,像是少了点啥。
菜豆腐是啥?简单说,就是黄豆磨成浆,煮开后加点青菜、米,慢慢熬成一锅软糯的粥。别看做法听起来简单,里面门道可不少。每个地方的做法还不一样。洋县、城固的菜豆腐,里面有菜有米,煮得软烂,入口即化,吃着养胃又顶饱。宁强人做的菜豆腐,讲究“节节”,豆腐嫩得像豆腐脑,喝一口满嘴滑溜。汉中城里人做的更简单,豆浆点清后就是一碗清爽的豆腐汤,没菜没米,但照样好吃。
做菜豆腐第一步,得选好黄豆。头天晚上泡上,泡得胀鼓鼓的,第二天才能用。黄豆得挑好的,颗粒饱满,没虫眼。人多就多泡点,人少就少泡点,这得看家里几口人吃饭。泡好的黄豆得淘洗干净,不能偷懒,不然豆浆有杂味。
接下来是磨豆浆。这活儿以前靠石磨,手推得吱吱响,一勺黄豆一勺水,慢慢磨成白花花的豆浆。现在方便了,家家户户用打浆机,省时省力。磨好的豆浆倒进锅里,烧开后得小心看着火,不能烧糊了。火候到了,撒点青菜,慢慢搅,边搅边加点醋或浆水。豆浆遇酸就凝成一块块豆腐,漂在锅里,像白云似的。米淘好下锅,小火煮个二三十分钟,米熟了,菜豆腐也就成了。
菜豆腐不只是家常饭,还能上大场面。以前在洋县,亲戚朋友来家里,主人得先端上一碗菜豆腐,配上面皮,实打实的招待。过去日子紧巴,能吃顿菜豆腐面皮,算是顶好的待客之道。逢年过节,村里谁家有事请人帮忙,干完活少不了来锅菜豆腐犒劳大家。现在婚丧嫁娶的宴席上,菜豆腐也成了标配。软糯清淡,解油腻,老人小孩都爱吃。
吃菜豆腐,调料少不了。弄点香菜末、蒜泥、辣椒面,热油一泼,香得不行。撒点盐,拌均匀,往菜豆腐上一浇,吃起来那个香!一口下去,辣中带鲜,暖胃又暖心。老人家牙口不好,喜欢吃软烂的干菜豆腐,年轻人更爱清爽的稀菜豆腐,各有各的味。
小时候,我还不爱吃菜豆腐,总觉得没啥味道,吃着淡得慌。每次家里做菜豆腐,我都皱着眉头,宁愿吃点别的。后来长大了,慢慢吃出了感情。尤其是离家在外,隔段时间不吃,心里就痒痒。每次回老家,妈总会做上一锅,我能吃两大碗,热乎乎的菜豆腐配上面皮,吃完满满的满足感。
现在城里的面皮店,早上都有菜豆腐卖。点单的时候得说清楚,要干的还是稀的,不然端上来不对味,怪尴尬的。干菜豆腐煮得稠,米和菜都软烂,适合肠胃弱的老年人。稀菜豆腐清爽,豆腐脑似的,年轻人吃着过瘾。店里一碗热菜豆腐,配点辣子,早上吃一碗,整个人都精神了。
要是菜豆腐能打包邮寄,估计能解不少人的馋。汉中人爱菜豆腐,就像爱自己的根。以后科技发达了,说不定真能把菜豆腐寄到天南海北,让更多人尝到这股家乡味。你说,菜豆腐这东西,是不是得火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