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洞到阳光,我用3个笨法子,走出重度抑郁?

2025-07-09 15:30:37
18465

谁能想到,曾经连起床都费劲的我,现在能一边哼歌一边爬山,连朋友都夸我精神头好。这一切的改变,不是因为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而是靠着一点点调整那些把自己逼进死胡同的想法。抑郁症曾让我觉得生活像个黑洞,但现在,我终于摸到了一条走出黑暗的路。

几年前,我被确诊为重度抑郁。那时候,每天就像被困在一个没有出口的房间,窗帘拉得死死的,连阳光都懒得看。医生开了药,吃了大概半个月,头晕想吐的感觉少了,晚上也能睡个三四小时,饭也勉强能吃几口。可医生直截了当地告诉我,药只能稳住情绪,想彻底好起来,还得靠自己改变想法。数据显示,抗抑郁药对中度以上抑郁症的缓解率有60%,但停药后一年内,超过一半的人会再次陷入低谷。这让我意识到,药只是个拐杖,真正要靠的,是自己的心。

抑郁症的根子在哪儿?就是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比如,同事随口说一句“这个方案再改改”,我能连夜琢磨,觉得他肯定嫌我没用。领导表扬了别人,我立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心理学家说,抑郁的人脑子就像装了个放大镜,坏事被放大十倍,好事却总被忽略。这话太对了,我就是被这些念头困住了,翻来覆去逃不出去。

改变的起点,是偶然看到的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盯着这话看了半天,突然明白了,我心里的“贼”,就是那些非黑即白的想法。比如“做事必须完美,不然就是失败”,或者“别人态度冷淡,就是讨厌我”。这些念头就像绳子,捆得我喘不过气。我决定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些绳子一点点解开。

我从一本叫《情绪自救》的书里学了个“念头记录法”。每次心情不好,就把脑子里的想法写下来,然后想想,如果是朋友遇到这事,我会怎么劝。刚开始觉得怪怪的,写着写着才发现,我对自己比对谁都狠。朋友没回消息,我会安慰他“可能忙着呢”,但换成自己,就觉得“他肯定烦我了”。慢慢地,我学会了用劝朋友的宽容,也来劝自己。

还有一本书,叫《抑郁症打卡自救》,教我每天做点小事。不是啥大事,就是晒十分钟太阳,给花浇点水,晚上写一件当天的小开心。比如,今天吃了个甜西瓜,记下来;路边小猫冲我喵了一声,也记下来。这些事小得不能再小,但就像给生活加了点油,慢慢地,日子开始转动了。坚持一个月,我发现自己不再老盯着不顺心的事了。

后来,我摸索出几个特别管用的办法。第一个是正念。不是非得盘腿打坐,就是吃饭时专心吃,走路时认真看路。刚开始,脑子里乱得像个菜市场,但练了一个月,我发现自己能稍微冷静点。心情烦的时候,我会轻轻告诉自己:“又开始乱想了。”然后把注意力拉回来。研究说,正念能让大脑里管理理性的部分更活跃,难怪我没那么容易钻牛角尖了。

第二个办法是运动。别想着一下跑个马拉松,我开始时只是每天爬三层楼梯。后来改成快走,每次四十分钟。出汗的时候,感觉心里的堵好像被冲走了一点。科学也说了,运动能让大脑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东西,算是“快乐激素”。它治不了抑郁,但能让你不那么容易陷进“越闲越丧”的怪圈。

这几年,我试着跟负面情绪和平相处。不是说完全没烦恼了,而是学会了不被它们牵着走。就像天总有阴晴,我不再指望天天阳光灿烂,而是学会在下雨时给自己撑把伞。数据说,全球有数を

有一次,朋友问我:“你现在一点都不像以前那个蔫了吧唧的样子,咋做到的?”我笑笑说:“没啥秘诀,就是一点点跟自己和解。”其实,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办法,关键是愿意改变。每次觉得自己又要掉进黑洞,就想想那些小事:晒晒太阳、浇浇花、写写开心的事。慢慢地,心里的光就多起来了。

说到这儿,得提一句,抑郁症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它就像感冒,谁都可能得一回。重要的是,别觉得自己没救了。我以前也以为这辈子完了,可现在不也能爬山看风景嘛。研究说,70%的人在适当的帮助下,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这说明,只要肯迈出第一步,路总会越走越宽。

现在的我,日子过得挺踏实。工作忙起来,也能应付;周末约朋友出去玩,也不怯场。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做点小事,比如听首老歌,或者跟小区的大爷聊两句天。生活嘛,不就是这些小事串起来的吗?谁都有低谷的时候,关键是别停下脚步。

你说,抑郁症是不是绝症?肯定不是。全球每年有超过3亿人跟它作斗争,但大部分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路。像我这样,靠着一点点调整想法,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你的路呢?你找到没?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