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李叔退休后,每天早上啃个小馒头,喝碗热粥,中午再来碗米饭,配块香喷喷的红烧肉,日子过得舒坦。可前段时间体检,医生说血糖偏高,家里人急了,恨不得让他把主食和肉全戒了,天天吃青菜。李叔偷吃了几口瘦肉,又馋又怕,担心这点肉会不会让血糖“炸了”?
其实,很多人跟李叔一样,觉得血糖高就得跟米饭、馒头、肉说再见。真相是,这些东西真不是血糖的“罪魁祸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数据显示,80%的血糖波动跟主食关系不大。真正让血糖飙升的,往往是些不起眼的小习惯。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米饭和馒头,很多人一听糖尿病就吓得不敢碰。实际上,只要量控制好,搭配点粗粮和蔬菜,主食并不会让血糖失控。中国营养学会说了,成年人每天至少得吃130克碳水,不然血糖反而容易乱。粗粮像燕麦、红薯,消化慢,能让血糖平稳。
肉类呢?更不用怕。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的指南讲得清楚,适量吃鱼、瘦肉、鸡蛋,对血糖管理有好处。蛋白质能减缓主食转化成糖的速度,血糖就不会猛涨。比如一小块鸡胸肉配点青菜,比光吃白米饭更稳。
那血糖的“真凶”是什么?答案可能让你吃惊。很多日常小东西,比米饭肉类更会捣乱。比如奶茶、可乐、果汁,一杯500毫升的甜饮料,糖分能超50克,相当于10块方糖。喝下去,血糖蹭蹭往上涨。有些“无糖”饮料也不安全,里面藏着代糖、葡萄糖浆,照样刺激血糖。
还有酱料,平时吃火锅、拌菜,蘸点辣酱、甜面酱,觉得没啥。中国食物成分表显示,有些酱料每100克含糖20克以上。一次多蘸点,血糖就可能悄悄爬高。别小看这些调料,积少成多,影响不小。
甜品和糕点更是个大坑。蛋糕、曲奇、奶油面包,吃着香,血糖却不友好。高糖高脂的组合让血糖升得快、降得慢。研究说,每周吃两次以上甜点的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动比别人高15%。下次想吃蛋糕,先想想血糖仪的数字吧。
酒也得悠着点。啤酒糖分高,白酒虽没糖,但会干扰肝脏调控葡萄糖。中国糖尿病防控指南提醒,喝酒后血糖更难管,忽高忽低像坐过山车。想喝?浅尝一口,赶紧停。
还有个想不到的“坑”,就是饿肚子。有人以为少吃几顿能控血糖,结果适得其反。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发现,过度节食的人血糖波动比正常吃饭的大12%到18%。饿太久,身体一慌,肝脏会释放更多糖,血糖反而高了。
想想看,生活里那些小习惯,可能就是血糖的“开关”。今天试试记一餐吃了啥,说不定能找出问题。健康这事儿,抓住了细节,就抓住了主动权。你是不是也该检查一下自己的餐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