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市场乱象调查:不法机构偷换概念,一些减肥药查出违禁成分

2025-09-18 09:24:56
18569
今年是“体重管理年”,在相关政策、有关部门的倡导下,不少人开始尝试瘦身。但是,个别不法商家却动起了“歪脑筋”,通过营销“无痛减肥”“快速瘦身”等概念兜售非法产品。不久前,广州市番禺区查处了一起销售减肥产品涉嫌添加违禁药品的违法案件。

今年是“体重管理年”,在相关政策、有关部门的倡导下,不少人开始尝试瘦身。

但是,个别不法商家却动起了“歪脑筋”,通过营销“无痛减肥”“快速瘦身”等概念兜售非法产品。不久前,广州市番禺区查处了一起销售减肥产品涉嫌添加违禁药品的违法案件。

记者搜索发现,还有一些所谓“进口减肥药”中甚至查出了毒品成分。这些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进口减肥药”,含有违禁的药品成分,甚至是毒品成分,让使用者服用后感觉减重“效果显著”,但实则对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

除了减肥药品,当前市面上一些五花八门的“瘦身神器”层出不穷,部分机构通过制造身材焦虑、夸大宣传、伪造科技概念等手段,“俘虏”减肥者的金钱与健康。有些不法机构利用公众对专业术语的陌生感,将基础生理现象偷换为“科技突破”,还有部分机构混淆概念,用脱水制造的体重下降假象欺骗消费者。另外,有部分轻食产品宣称“低卡”“零脂肪”,实际检测值远超标注标准。

在“体重管理”“瘦身经济”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行业逐步暴露出问题——部分商家法律意识淡薄,同时也折射出当前部分电商平台监管缺位、行业缺乏标准等问题。

有关专家建议,面对身材焦虑与体重管理的需求,消费者应该科学应对,正确参与。

记者:熊嘉艺、肖恩楠、徐弘毅、胡林果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陆飞_XN05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