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56岁的刘先生早上起来刷牙,突然觉得胸口闷得慌,还没来得及喊人,就倒在了地上。幸好家人发现及时,赶紧叫了120,医生一番抢救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体检报告上,他的血脂正常,冠脉造影也显示血管干干净净,可心脏为什么会突然“罢工”?
心血管疾病现在是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每5个去世的人里,就有2个跟心脏问题有关,死亡率高达45%。更吓人的是,30%的心脏猝死患者之前没啥明显症状,血脂也不高,这让人不禁想问:光看血脂和血管通不通,真的够吗?
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一语中的:光盯着血脂和斑块,忽略了心脏健康的其他关键点,这是现在防心脏病的一大误区。他总结了五件事,比降脂溶斑更重要,直接关系到心脏能不能好好干活。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五件事到底是啥。
心脏是个“吃货”,每天消耗身体25%的能量。阮老常说,心脏就像一台永不停的发动机,没燃料就得趴窝。心肌能量代谢要是出了问题,哪怕血管没堵,心脏也可能掉链子。研究发现,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往往比血管病变来得更早。
我认识个跑马拉松的哥们儿,42岁,身体倍儿棒,可有次跑完长跑后查出心肌酶谱异常。医生一查,他的心肌能量代谢能力下降了,原因就是长期高强度运动又不注意补充能量。心脏长期“饿肚子”,再好的体格也扛不住。
心跳的节奏比快慢更要命。阮老说,心律失常就像钟表走得不准,可能是心脏出大事的前兆。《中国心律失常防治报告》显示,65%的心源性猝死患者之前都有心律失常的迹象。前年夏天,我们小区一位老教师打太极时突然倒地,送到医院已经没救了。家人怎么也想不通,他体检都正常,可惜他之前常觉得心慌没当回事。
心脏还跟情绪挂钩,压力大了,心脏负担就重。北京协和医院研究过,长期压力大的人,心血管问题比一般人高2.7倍。有个38岁的公司经理,工作家庭双重压力,经常胸闷心慌。检查发现他的心率变异性低,植物神经功能乱了套。后来他学着做深呼吸、调整生活,三个月后症状好多了。
心肌微循环就像给心脏供氧的“毛细血管网”。大血管没问题,但微循环堵了,心脏照样缺氧。阜外医院研究说,40%的心绞痛患者血管没明显堵塞,但微循环有问题,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更常见。我有个患者李阿姨,冠脉造影正常,却老心绞痛,后来查出微循环障碍,调整饮食和休息后才慢慢好转。
心肌细胞是心脏的“砖头”,坏了就麻烦。熬夜、喝酒太多、某些药物的副作用,都可能让心肌细胞受损。北大人民医院研究发现,喝多了酒,心肌细胞三天都缓不过来。我见过一个做餐饮的,经常应酬喝酒,虽然血脂正常,最后还是得了酒精性心肌病。
咋保护心脏?阮老给了几招,简单好用。每天11点前睡觉,子时是心脏修复的黄金时间。研究说,好睡眠能让心血管问题风险降35%。饮食上多吃深海鱼、坚果,补充辅酶Q10和镁,能给心脏加点“燃料”。
刘先生的故事让人捏把汗,也提醒大家:别以为体检正常就万事大吉。心脏健康是个系统工程,能量、节奏、情绪、微循环、细胞,哪一项都不能忽视。你平时是怎么照顾心脏的?欢迎留言说说,咱们一起聊聊怎么让心脏更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