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理想都城|从正阳门到景泰蓝 看见北京的“文脉不息”

2025-09-27 13:07:12
17612
作为中轴线上的重要地标性建筑,正阳门箭楼焕新开放后,吸引各地游客来此沉浸式打卡,为公众理解古都规划智慧、感受文化遗产魅力打开了新窗口。

近日,央视网记者跟随“何以中国・理想都城”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线下媒体团,探访北京正阳门箭楼。巍巍箭楼古韵新颜,以物为证、以画为镜,娓娓道出城市中轴线的历史脉络与保护历程。作为中轴线上的重要地标性建筑,正阳门箭楼焕新开放后,吸引各地游客来此沉浸式打卡,为公众理解古都规划智慧、感受文化遗产魅力打开了新窗口。

在正阳门箭楼南侧,前门步行街北端,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静立其间。方舱内展陈着镇水兽、正阳桥部分桥体、中部和南部券洞以及券洞顶部的吸水兽,同时还设有“又见正阳桥——正阳桥镇水兽文物首展”。展览通过四周墙面上的历史照片、文字等,让游客了解正阳桥遗址和镇水兽的历史故事。2025年1月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对外开放后,这一文化IP成了前门的“新名片”。

离开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跟随着媒体团的脚步,央视网记者走进北京珐琅厂,感受景泰蓝的文脉赓续。景泰蓝工艺于元代传入中国,经发展传承,逐渐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1956年,融合了昔日皇家造办处艺术基因的北京珐琅厂,成为这一正统技艺的守护者。如今,北京珐琅厂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活态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基地。技师们先用紫铜制作胎体,再用掐丝工艺掐出繁复纹样,焊接在胎体上,最后经反复点蓝、烧制,制成景泰蓝工艺品。

珐琅厂的工作人员介绍:“北京珐琅厂的吉祥物是‘北京景泰蓝精灵蓝蓝’,‘蓝蓝’是一只麒麟,其原型是圆明园流散文物——乾隆年间‘铜胎掐丝珐琅麒麟香炉’。珐琅厂选择以乾隆年间‘铜胎掐丝珐琅麒麟香炉’作为吉祥物的原型,是因为它不仅是代表景泰蓝技艺水平的巅峰之作,更是北京景泰蓝贯通古今的卓绝代表。”

从正阳门箭楼的巍峨身影到正阳桥遗址的考古方舱,从北京珐琅厂内技师们指尖流淌的釉彩到麒麟“蓝蓝”承载的匠心传承,走在这条中轴线上,人们不仅能看见古老的北京,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态传承和不断向前发展。这条线,不仅连接了历史,更通向了未来。(记者 弟辰晨 宿党辉)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李蒙_XN03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