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老王晕倒,热射病悄然来袭,30分钟如何救命?

2025-07-15 16:30:46
18441

建筑工地上,老王正顶着烈日挥汗如雨,突然头一晕,栽倒在地,工友们吓得赶紧围上来。另一边,城中村的阁楼里,李奶奶为了省电没开空调,热得满脸通红,意识都模糊了。这不是普通的中暑,而是可能要命的热射病!一旦发作,短短几十分钟就能让人器官衰竭,命悬一线。想救命?得赶紧认清症状,抓住“黄金30分钟”!

热射病可不是小事。数据说,2017到2021年,全球因为高温相关疾病去世的老人,比20年前多了68%,比所有自然灾害的死亡人数还多。而热射病是最危险的一种,死亡率高达七八成。身体就像被扔进火炉,内脏直接被“烤”坏。专家说,发病头半个小时是救命的关键,错过了就很难挽回。

怎么判断是不是热射病?首先看体温。热射病患者的体温飙得吓人,通常超过40度,严重的甚至到42度,摸上去皮肤烫得像刚从火上拿下来。普通中暑可能只是微微发热,差别大得很。快速检查体温,摸摸皮肤,是救命的第一步。

皮肤状态也很关键。普通中暑会让人满身大汗,但热射病不一样,患者往往汗都停了,皮肤干得像晒蔫的菜叶。这是因为身体已经热到失控,汗腺直接罢工。发现有人皮肤干烫,赶紧警觉起来,这不是小问题。

意识模糊是另一个大信号。患者可能会突然答非所问,眼神迷离,像喝醉了酒。严重一点的,甚至会抽搐,手脚不听使唤地抖。更危险的是昏迷,对喊声、拍打完全没反应。看到这些,千万别犹豫,马上行动。

心跳和呼吸也会出问题。热射病患者心跳快得像擂鼓,呼吸急促得像跑了马拉松。正常人安静时呼吸也就一分钟十几次,他们可能翻倍,达到30次以上。脉搏摸起来乱七八糟,根本不规律。这些都是身体在高温下撑不住的求救信号。

救命的关键在“黄金30分钟”。专家说,30分钟内把体温降到39度以下,活下来的希望才大。首先,把人挪到阴凉地儿,比如树荫下或空调房,空调调到16到20度。搬的时候轻点,别再给患者添伤。

衣服得赶紧解开。领口、袖口、腰带,统统松开,让身体散热。紧身衣服就像给身体套了个保温层,热气散不出去,血液也循环不畅。动作快点,帮患者把热量放出去。

冷敷是个好办法。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额头、脖子两侧、腋下、大腿根部,这些地方血管多,降温快。没冰袋?拿塑料袋装点冰块也行。总之,赶紧让血液凉下来,内脏才不会被热坏。

凉水擦身也很管用。拿凉水打湿毛巾,擦脖子、腋下、腿根这些地方,或者用喷壶喷点水,再拿风扇吹,加速散热。条件好的话,直接把人泡在20度左右的冷水里,效果更好。但得盯着体温,别降得太猛。

除了降温,其他急救措施也不能少。发现热射病症状,马上打120,告诉接线员患者在哪儿、什么情况,比如体温多高、是不是昏迷了。这样救护车能带对设备,尽快赶到。时间就是命,耽误不得。

保持呼吸顺畅也很重要。让患者躺下,头偏一边,防止呕吐物堵住喉咙。如果嘴里有痰或异物,用纱布裹着手指清理干净。万一患者没呼吸或心跳停了,赶紧做心肺复苏,争取撑到医生来。

送医院的路上,降温不能停。如果救护车没到,先降温再转运,千万别反过来。到了医院,医生会检查血液、心电图,看看内脏受损多严重。康复期得好好休息,吃清淡的饭,多喝水,补点电解质。

高温天气越来越多,热射病随时可能找上门。工地上的工人、街头的环卫工、独居的老人,都是高危人群。学会认症状、会急救,不仅能救自己,也能救别人。就像老王和李奶奶,如果身边有人懂这些,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

这事还没完。热射病不只是个人问题,也提醒我们要多关心身边人。夏天送瓶水、提醒开空调、帮老人检查房间通风,这些小事都能救命。你说,咱能不能把这些知识记心里,关键时刻帮一把?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