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麻将不离手,75岁后身体垮掉,你还敢坐桌前?

2025-07-03 19:30:26
18793

屋子里灯光昏暗,热气腾腾,麻将牌“哗啦啦”响个不停。几个老人围着桌子,眼睛瞪得像铜铃,手指飞快地摸牌、甩牌,好像这桌子就是他们的全世界。谁能想到,这么热闹的场面,背后却藏着健康的大麻烦。

打麻将,乍一看是老年人的乐趣。每天约上三五好友,摆开架势,笑声不断,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要是天天泡在麻将桌上,一坐就是大半天,连饭都忘了吃,水都懒得喝,身体可就吃不消了。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说,每周打麻将超过20小时的老人,腰椎老化速度比别人快27%,还容易得颈椎病、静脉曲张,甚至记忆力下降。听听,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颈椎和腰椎最先遭殃。打麻将得低头盯着牌,身体前倾,脖子和腰一直绷着。时间长了,颈椎容易出毛病,腰也酸得直不起身。上海华山医院的骨科医生说了,他们接诊的老年腰椎病患者里,三分之一都是麻将桌上的“常客”。想想看,坐上几个小时不动,腰椎被压得喘不过气,哪能不出问题?

眼睛也跟着受罪。麻将牌花色多,字又小,盯着看久了,眼睛干涩得像进了沙子。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麻将爱好者,干眼症的概率高达68%,比不打麻将的人高出一大截。老人本来视力就弱,再这么折腾,眼睛可不是吃不消?

再说大脑。有人觉得打麻将能动脑子,防老年痴呆。这话没全错,适当地玩玩确实能让脑子转起来。可要是天天打,脑子一直紧绷,反而会出问题。2023年国际老年医学协会的研究发现,长时间高强度打麻将的老人,身体会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这东西多了,会让脑细胞加速“退休”,记忆力反而下降得更快。

生活节奏也被打乱了。上了麻将桌,老人家常常忘了吃饭喝水。血糖忽高忽低,血压也跟着不稳定。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稍不注意,病情就容易反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还发现,太在乎输赢的老人,心率变化大,心脏负担重,风险不小。

那为啥有的老人打麻将十几年还精神抖擞,有的却一身毛病?关键在“度”。适当地玩,能交朋友,乐呵乐呵,对身心都有好处。可要是当了“麻将专业户”,每天泡在桌上,那就不是玩牌,是被牌玩了。医生建议,每次打别超两小时,每周最多三次。打半小时就得起来走走,活动活动脖子和腿,别让血流停下来。

环境也很重要。麻将室里要是烟雾弥漫、光线昏暗,空气差得让人喘不过气,呼吸系统肯定受影响。中国疾控中心提醒,空气不好的地方,老人的肺功能退化更快,尤其是慢阻肺患者,更得小心。选个通风好、光线软的地方打牌,身体舒服点。

吃喝上也得讲究。很多人打牌时爱吃零食、喝浓茶,甚至来点酒。这些东西吃多了,胃肠道受不了,血压血糖也容易乱。换成水果、坚果,低糖低盐的小食,吃着放心,还能补点营养。别小看这点改变,长期下来,身体差别大。

心态更得放平。麻将桌上输赢正常,太较真就伤身了。有的老人为了赢牌,急得脸红脖子粗,心跳都快赶上跑步了。医生说,这种情绪波动大的,容易引发心脑血管问题。玩牌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给自己找气受。

人生长着呢,七八十岁不算老,活到九十也常见。想长寿,靠的不是麻将打得多狠,而是懂不懂得节制。麻将桌上找乐子没毛病,但别让它偷走了健康。留点时间散散步,陪陪家人,聊聊家常,日子才更踏实。麻将这事,玩得好是福,玩得不好就是给自己挖坑。你想当哪种玩家?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