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猫咪被人类养了几千年,骨子里却还是那个野性未驯的小家伙。你家那只整天窝在沙发上打呼的猫,扔到野外,照样能抓老鼠、爬树,活得风生水起。别看它们现在娇滴滴,野性可一点没丢。
几千年前,人类开始养猫,主要是看中它们抓老鼠的本事。古埃及人把猫当宝贝,专门用来保护粮仓。那时候的猫和现在的非洲野猫长得差不多,身形矫健,动作灵活。现在的家猫,虽然被人类宠得不行,但身体结构跟祖先比,差别真不大。科学家研究过,家猫的骨骼、牙齿、爪子,基本跟野猫一个样。这说明啥?猫咪压根没被人类彻底“改造”。
毛发的变化是家猫最明显的变化。野猫的毛色单一,基本是黄褐色或灰色,方便在野外藏身。家猫呢?毛色五花八门,白的、黑的、花的,长毛短毛都有。这是因为人类挑着好看的猫来养,慢慢选出了各种花色。比如波斯猫的长毛,暹罗猫的蓝眼睛,都是人类选育的结果。但这些变化只是表面,猫咪的内在还是那个捕猎高手。
再说说繁殖周期,家猫跟野猫比,差别可不小。野猫一年最多生两窝小猫,因为食物少,环境恶劣,身体得省着点用。家猫呢?吃得好喝得好,繁殖能力蹭蹭上涨。一只家猫一年能生三四窝,每窝四五只小猫,算下来一年能多出十几只小猫咪。这是因为人类给它们提供了稳定的食物和安全的环境,猫咪不用为生存发愁,自然就多生。
体型上,家猫也比野猫小了点。野猫为了捕猎和生存,体型偏大,肌肉更发达。家猫呢?长期被喂得饱饱的,不用自己找食,体型慢慢变小了。有人说是因为近亲繁育,基因单一导致的;也有人说是因为生活太安逸,骨骼发育慢了。不管啥原因,反正人类就是喜欢小巧玲珑的猫。想想看,谁不喜欢抱一只软乎乎的小猫咪呢?
家猫的脾气也变了不少。野猫成年后,独来独往,警惕性高,哪有心思玩耍。家猫可不一样,它们到老都像个小孩,爱追激光笔,爱扑纸团。这种“孩子气”是人类养出来的。家猫把主人当爸妈,家里当自己的窝,动不动就蹭你撒娇,踩奶、求摸头,哪还有野猫那股冷傲劲儿。
说到踩奶,这可是家猫的“独家技能”。小猫咪刚出生时,会用小爪子踩妈妈的肚子,刺激奶水流出来。野猫长大后就不干这事了,但家猫呢?成年了还爱踩奶,躺在你腿上,眯着眼睛,爪子一踩一踩,舒服得不得了。这是因为家猫觉得主人就是它们的“模拟爸妈”,安全感满满,才会保留这种幼猫行为。
家猫和野猫还有个大区别:野猫成年后会离开父母,自己找地盘,建新家。家猫可不这样,它们把你家当自己的地盘,沙发、床、窗台,全是它们的“领土”。你给它买的猫窝?不好意思,八成看不上。它们更喜欢睡在你的枕头上,或者霸占你的键盘。这种“占山为王”的心态,说明家猫虽然被养得娇气,但骨子里还是有股野性。
别看家猫现在过得舒坦,真要流浪起来,适应能力强得吓人。有的猫咪走丢后,立马切换成“野生模式”,在街头巷尾抓老鼠、找吃的,活得一点不含糊。数据上,流浪猫的生存率比流浪狗高多了,差不多有70%的流浪猫能活过第一年。这是因为猫咪天生会捕猎,爪子尖、动作快,城市里的垃圾桶就是它们的“自助餐厅”。
更厉害的是,家猫的后代如果生在野外,长大后完全就是野猫的做派。它们不会再撒娇,也不会踩奶,捕猎、躲避危险的本能全开。科学家做过实验,把家猫放回野外,第二代小猫的行为跟野猫几乎没差别。这说明啥?猫咪的野性从来没被驯化掉,只是被家里的好日子暂时“藏”起来了。
家猫和野猫的切换,简直像变戏法。家里有吃有喝,它们就是黏人的小宝贝;一旦环境变差,它们立马变成自力更生的“街头霸王”。这种随遇而安的本事,让人不佩服都不行。你说,这猫咪是不是天生会“看脸色”?环境好就撒娇,环境差就自立,简直是生存高手。
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得学学猫咪这股劲儿?生活顺的时候,享受当下;遇到难处,也得咬咬牙,靠自己闯过去。猫咪这点随遇而安的智慧,还真值得我们琢磨琢磨。你家猫咪是啥样?是整天黏着你撒娇,还是偶尔露点野性?说说看,没准它也有两副面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