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40年老肠粉店火爆一时,游客挤破头来吃,本地人却摇头走开

2025-07-27 13:02:40
18391

广东江门,一座藏在珠三角西边的宝藏城市,最近因为一家老字号肠粉店火上了热搜。这家店开了40多年,破破烂烂的小门面,愣是凭着一碗肠粉成了江门美食圈的“传说”。可如今,本地人却说:这家店,已经不是当年的味道了!

江门人爱吃,美食多得数不过来。古井烧鹅皮脆肉香,大泽烧猪肥而不腻,还有三江牛耳壳,嚼起来满口鲜香。这些菜随便拎一道出来,都能让人流口水。可要说起这家肠粉店,曾经可是江门人的心头爱。店里用鹅汁调的豆豉油,香得让人停不了嘴,排队半小时也愿意。可惜,好景不长。

这家店叫河记肠粉,门面不起眼,招牌都褪了色。40多年前,它刚开张时,靠着一手好手艺,吸引了无数老饕。老人家都说,那时候的肠粉,薄如纸,滑如丝,淋上特制的豆豉油,一口下去满嘴香。现在问问老江门人,他们都会叹口气:“以前是好吃,可惜现在不行了。”

为啥不行了?价格涨得飞快!一碗肠粉,从当年的几块钱,涨到现在的二三十块。食材成本涨了,人工费高了,涨价也能理解。可问题在于,味道却越来越差。肠粉没以前滑了,豆豉油也不香了,量还少了。游客冲着“老字号”的名头来打卡,吃完却直摇头。本地人更直接,早就懒得去了。

河记的老板,当年生意好时,脾气可不小。点菜慢一点,他就催;问多两句,他就不耐烦。以前大家忍着,毕竟味道好,值!可现在,价格高了,服务还是老样子,味道还不行,谁还愿意去捧场?本地人说了:“名气再大,味道不行,也白搭。”

老字号的魅力,在于它能勾起回忆。河记肠粉,曾经是江门人的深夜食堂。夜深了,肚子饿了,来一碗热腾腾的肠粉,配上一碗白粥,简单又满足。食材新鲜,当天买当天用,处理得干干净净。吃完一碗,整个人都暖和了。那时候的河记,是多少人下班后的小确幸。

可如今,河记却像个倔老头,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挪窝。别的老店都在改进,换新设备,调新口味,河记却啥也没干。食材没以前讲究了,做法也没变,连服务态度都没改。时间一长,客人自然不买账。有人说,河记就像个老朋友,回忆美好,可现在见面,只剩失望。

江门的美食文化,讲究个“传承”。好味道得守住,但也得跟上时代。比如古井烧鹅,现在的店家会用新设备控温,皮更脆,肉更嫩。河记呢?还是老一套,客人吃得少了,生意自然差了。餐饮这行,守不住初心,迟早被淘汰。

这事儿也让不少人开始聊:老字号到底该咋办?一味守旧,肯定不行。可要是改得太离谱,丢了原来的味道,也会让人觉得可惜。河记的例子,就像一面镜子,提醒所有老店:想活下去,得动起来。学学人家顺德菜,守住传统,还能推陈出新,全国都知道顺德鱼生好吃!

数据也说明问题。江门餐饮行业这几年发展很快,2024年全市餐饮收入超200亿元,同比增长10%。可像河记这样的老店,市场份额却在缩水。年轻人爱尝鲜,游客想吃地道,但要是味道跟不上,谁还愿意花钱?老字号的名头,不是护身符。

河记的困境,也不是它一家的事。全国不少老字号,都遇到过这问题。北京有家老牌烤鸭店,曾经也因为味道下滑,客人流失。后来他们改进了配方,调整了服务,生意又火了。河记要是能放下架子,认真听听客人的意见,说不定还能翻身。

这事儿还没完。河记的未来,取决于它敢不敢变。江门人都在看着,也在等着。希望下次去吃,能吃到记忆里的那碗肠粉,而不是只有叹息。你说呢?老字号的路,该咋走?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