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糖尿病患者一听要控糖,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少吃点,再少吃点,甚至恨不得不吃!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毕竟少吃等于少糖,对吧?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研究却给了个大大的反转:300个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显示,饿肚子不是控糖的万能药,反而可能让身体更乱!
少吃真能管住血糖?研究里有个让人意外的发现:那些每天热量吃得特别少、不到1200千卡的人,半年后胰岛素抵抗加重的概率比吃1600到1800千卡的人高了12.7%。为啥?吃太少,身体以为在闹饥荒,胰腺被逼着超负荷工作,营养跟不上,激素也乱了套。胰岛素、皮质醇这些东西,没了原料和能量,根本调不动!
控糖不等于把血糖压得越低越好。研究发现,空腹血糖控制在4.8到5.2mmol/L的人,低血糖的概率比5.5到6.0的人高不少。低血糖可不是小事!大脑反应慢,心跳忽快忽慢,老人家还容易摔倒,甚至昏迷。有些人晚上血糖低,自己还感觉不到,早上起来只觉得累得慌、手抖、心慌。这就是身体在喊:别再饿我了!
还有个大问题:节食容易让肌肉掉得快。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丢肌肉,节食再一推,肌肉流失更快。瑞士研究用仪器测了,热量吃得最少的人,一年后肌肉量掉了8.2%,而吃得合理、蛋白质够的人,只掉了1.9%。肌肉少了,血糖没地方去,控糖就更难。说白了,靠饿肚子降糖,就是拿肌肉当柴烧,烧没了,血糖还得反弹!
肝脏也跟着遭殃。很多糖友吃得少,却总觉得恶心、没胃口,检查发现肝功能有问题。原来,吃太少也会得脂肪肝,叫“营养不良型脂肪肝”。肝细胞没营养,脂肪运不出去,就堆在肝里。研究显示,节食组的肝脏脂肪一年涨了18%,而这些人还觉得自己控得挺好!瘦不代表没脂肪肝,糖尿病患者尤其得小心。
骨头也逃不过。节食让钙、镁、磷这些营养不够,骨密度掉得快。研究说,老年糖友骨折风险比普通人高30%,有些人本来血糖还算稳,一年后却查出骨质疏松,走路都费劲。饿肚子不是让骨头轻松,反而让身体更脆弱。
更别提心理负担了。有些糖友每天盯着血糖仪,吃饭跟打仗似的,算计半天吃还是不吃。结果呢?焦虑上头,肾上腺素和皮质醇飙升,血糖反而更不稳。研究里一半以上“怕吃错”的患者,血糖波动都特别大。控糖控到心慌意乱,真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微量元素也容易缺。锌、铬、硒这些对控糖很重要的东西,吃得少就容易不够。研究发现,节食组的锌和铬水平偏低,糖代谢直接受影响。身体不是机器,少吃不等于健康,缺了这些小东西,胰岛素也干不好活。
还有个关键点:节食时间长了,胰岛功能会变差。C肽是测胰岛能力的指标,节食让血糖刺激少了,C肽自然会降。但降太多,说明胰岛细胞在“偷懒”,时间一长就退化了。一旦恢复正常饮食,胰岛跟不上,血糖就乱窜。通俗点说,节食把胰岛惯懒了,关键时候它就不给力!
糖尿病不是只管血糖的事,它牵扯全身。饿肚子看似省事,其实是拆东墙补西墙,补不了多久,墙就塌了。研究里那些吃得合理、营养均衡的人,血糖稳,身体也好。控糖的路,不是靠饿,而是靠吃对。营养师的建议比自个儿瞎琢磨靠谱,可惜很多人不信,总觉得自己饿一饿就行。
这事儿让人想想,控糖到底该咋办?是继续饿着,还是学着吃得聪明点?瑞士的研究给了答案:吃得太少,身体先扛不住。你咋看?欢迎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