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童年时候的小吃摊,总是围着一群小伙伴,口袋里攥着几毛钱,眼睛盯着五颜六色的糖果和冒着热气的糍粑。那味道,甜得让人心动,香得让人舍不得走开。现在长大了,生活条件好了,可那些小吃却像老照片一样,慢慢模糊在记忆里。今天就来聊聊五种快要消失的童年小吃,看看你吃过几种,是不是一秒回到小时候。
搅搅糖,80后90后的最爱,甜得让人停不下来。麦芽和糯米混在一起发酵,再用榨汁机压成一条条软糯的糖。放学后,小伙伴们围在摊子前,接过一根搅搅糖,咬一口,甜而不腻,嚼着嚼着满嘴香。现在这种糖几乎看不到了,偶尔在乡下集市还能碰上老手艺人做,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可惜摊子越来越少。
大米棒,拿在手里既能玩又能吃,简直是童年的“双倍快乐”。老爷爷推着自行车,车后挂个布袋,里面装满金黄的大米棒。只要他一吆喝,小孩们就一窝蜂跑过去。一毛钱一根,咬下去脆脆的,带着点米香,边吃边拿它当“武器”跟小伙伴闹。现在超市里零食多得数不清,可大米棒的影子却找不到了。
手工糍粑,吃起来软糯又带劲,裹点芝麻和花生碎,香得不行。糯米饭蒸熟后,放进石臼里捣成面团,再捏成小块,裹上香喷喷的配料。吃一口,满嘴都是花生和芝麻的香气,嚼着有韧劲不粘牙。现在机器做的糍粑多了,味道差不多,可总觉得少了点当年围着摊子等的热闹劲儿。
爆米花,童年时候的“电影院标配”。那时候的爆米花摊,总是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米粒在老式机器里炸开,香味飘满整条街。五毛钱一小袋,抱在怀里边走边吃,甜丝丝的。现在的爆米花花样多,价格也贵到十块钱一份,可吃着总觉得少了小时候那股简单的快乐。
灌芯糖,江西的特有小吃,咬一口满嘴酥脆。麦芽糖熬好后拉成空心管,再塞进炒香的芝麻和黄豆粉。吃起来甜中带香,脆得掉渣,比超市的糖果好吃百倍。现在这种糖几乎绝迹了,偶尔在老街看到,买一包吃着吃着就想起小时候的巷子口。
这些小吃不只是嘴里的味道,更是童年的记忆。它们的价格便宜,几毛钱就能买到一小份快乐。现在超市货架上零食琳琅满目,可那种围着摊子抢着买的场景却再也回不来。吃过三种以上的,估计都得30岁往上了,时间过得真快。
小吃摊的热闹,不只是食物,还有人情味。记得小时候,卖搅搅糖的大爷总会多给一小块,笑着说“吃饱了再玩”。卖大米棒的老爷爷,吆喝声能传半条街,摊子一摆,孩子们的笑声就没停过。那时候生活简单,快乐也简单,一根糖、一块糍粑,就能让一整天都开心。
现在的孩子,吃的东西多了,巧克力、薯片、进口糖果,应有尽有。可他们大概体会不到咱们小时候那种“攒钱买零食”的兴奋。攒了一星期的零花钱,就为了放学后冲到摊子前,挑一根最喜欢的糖。现在想想,那种期待感,比吃到嘴里还甜。
这些小吃的背后,还有老手艺人的影子。搅搅糖要熬、要发酵,手艺不到位就没那味儿。糍粑得用石臼捣,机器做的总觉得少了点灵魂。灌芯糖更不用说,拉糖的手法得练多少年才能出师。现在年轻人很少学这些老手艺,老师傅们年纪大了,慢慢地,这些味道就成了回忆。
数据也能说明问题。据统计,过去20年,传统小吃摊在城市里的数量下降了60%以上。很多老手艺因为没人传承,渐渐失传。像灌芯糖这样的地方小吃,现在只有在江西一些小镇还能偶尔看到。时代在变,生活方式也在变,可这些小吃承载的记忆,却是怎么也变不了的。
这些小吃消失,不只是食物没了,更是童年的一种感觉在淡去。还记得小时候,吃完一根大米棒,嘴边还粘着米粒,笑着跟小伙伴比谁吃得快。现在长大了,偶尔路过老街,看到类似的摊子,总会停下来买一份,哪怕只是为了找回一点当年的感觉。
这些小吃,你吃过几种?是不是也有一瞬间,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如果路过老街,看到熟悉的摊子,不妨停下来买一份,尝尝味道,也尝尝回忆。也许,这就是童年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