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肚子上的赘肉越来越多,心脏却在悄悄喊救命!如今,奶茶成了不少人的“续命神器”,电梯代替了楼梯,运动时间越来越少,腰围却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肥胖率蹭蹭上涨,冠心病也跟着找上门,尤其是大肚子的人,风险更高。这两者到底咋回事?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肥胖和冠心病之间的那点事儿,顺便说说咋管好体重,保护好心脏。
肥胖不是光胖那么简单,尤其是肚子上的肉。内脏脂肪堆积多了,就像给血管里塞了“垃圾”。这些脂肪分解后,释放的游离脂肪酸会让血液里的“坏胆固醇”增多。时间长了,血管壁上就容易形成斑块,堵住通道,心脏供血不足,冠心病就来了。据统计,中国成人肥胖率已经超过15%,腹型肥胖的男性腰围超90厘米,女性超85厘米,冠心病风险直接翻倍。
血管堵塞的过程,特别像水管子被油垢堵住。脂肪多了,血管内壁变得坑坑洼洼,血流不畅,心脏得更卖力地泵血。久而久之,心脏累得慌,冠心病就更容易发作。数据还显示,肥胖的人得冠心病的概率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30%以上。尤其是中心型肥胖,肚子大得像“游泳圈”,心脏负担更大。
管好体重,就是给心脏减负的第一步。别想着立马瘦成闪电,科学减重得一步步来。国家卫健委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说了,减肥不是饿肚子,而是吃得聪明。少碰油炸鸡翅、奶油蛋糕,多吃点菜叶子和水果。蔬菜水果纤维多,吃着饱还能稳住血糖和血脂。每天吃七八分饱,少吃点多餐几次,心脏和肠胃都轻松。
运动也不能少,但别一上来就跑马拉松。快走、骑车、游泳这些有氧运动最靠谱,每周弄个150分钟,强度别太猛,微微出汗就行。运动能烧脂肪,还能让心肺更强壮。想再加把劲儿,可以试试举哑铃或者做深蹲,肌肉多了,身体代谢也更快。数据显示,规律运动能让冠心病风险降低20%以上。
吃对了,动起来了,体重慢慢就下来了。但对已经得了冠心病的人来说,光减肥还不够,得配合医生吃药。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这些药能缓解心脏缺血,阿司匹林、他汀能防心梗。这些药得老老实实吃,不能随便停。医生说吃多久就吃多久,别觉得自己好了就偷偷停药,不然心脏又得“闹脾气”。
除了西药,中成药也能帮上忙。比如麝香保心丸,研究表明它能降低26.9%的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2025年的最新研究还发现,体重轻的人吃常规剂量就够,胖点的人得让医生调整剂量。科学用药加上管好体重,心脏才能更省力。别小看这点药,长期坚持吃,能让血管少点“堵车”。
说到这儿,肥胖和冠心病的联系还不止于此。肚子上的肉多了,还容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帮凶”。中国疾控中心的报告说,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高出正常体重人群一倍以上。控制体重,不光是为心脏减负,也是给全身健康加分。
管体重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一听减肥就头大,觉得得饿肚子或者累死累活。其实不用那么极端,少喝杯奶茶,多走两步路,慢慢就有效果。身边就有例子,小李原来腰围95厘米,天天吃外卖,后来改吃家常菜,每天快走40分钟,半年瘦了10斤,心脏检查也正常多了。
年轻人也别觉得自己离冠心病远。生活节奏快,熬夜点外卖,肚子上的肉不知不觉就多了。数据显示,30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冠心病早期症状的发生率比10年前翻了一番。管住嘴,迈开腿,从现在开始也不晚。每天少吃一口饭,多走一千步,心脏会感谢你的。
老年人更得注意,年纪大了,代谢慢,脂肪更容易堆在肚子上。冠心病对中老年人的威胁更大,发病率高达20%以上。平时吃得清淡点,散散步,做点家务,心脏负担就小多了。社区里老王,60多岁,原来天天吃大鱼大肉,后来改吃杂粮粥,每天遛弯儿,血压稳了,心脏也好多了。
管好体重和心脏健康,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了家人。谁不想多陪家人几年,健健康康过日子?国家现在也在推“体重管理年”,鼓励大家动起来,吃得健康点。各地社区还开了不少健康讲座,教大家怎么吃怎么动。跟着学两招,身体好,心情也好。
肥胖和冠心病的事儿,说到底就是生活方式的问题。咱们平时忙归忙,也得给自己留点时间,管管自己的腰围。少点外卖,多点运动,心脏才能更有劲儿。谁也不想年纪轻轻就抱着药瓶子过日子,对吧?从今天开始,管好嘴,迈开腿,给心脏一点爱。
这事儿还没完,管体重、护心脏是个长期活儿。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减肥和治病都得听医生的。社区医院、保健站都有专业指导,赶紧去问问,定制个适合自己的计划。你的腰围和心脏健康,到底咋样了?不妨量量腰,查查心,迈出健康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