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中国酒店市场最近的动静不小,拍卖网站上七八月份冒出上百家千万级酒店项目,直接把人看愣了。可实际成交的却没几个,2023年7月到8月,全国酒店拍卖项目总数达到132个,成交量却只有21个,成交率仅15.9%。这冷清的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这些拍卖的酒店,大多不是老板想卖,而是实在没办法。2023年全国单体酒店收入同比下降12.4%,连锁品牌却增长了18.7%。小酒店被大品牌挤得喘不过气,旅游市场复苏的红利也被连锁酒店分走大半。不少二三线城市的小酒店,旺季收入仅占去年同期的60%,空房率却高达40%。房租、人工成本压得老板喘不过气,资金链一断,只能把酒店挂上拍卖网站。
买家也不是随便出手。2023年拍卖的酒店中,起拍价过亿的项目有45个,但成交的只有3个,占比不到7%。高价酒店往往债务缠身,产权不清,接盘就等于接麻烦。比如某南方城市一家五星级酒店,起拍价1.2亿元,评估价却高达3.8亿元,最终无人问津。原因很简单,酒店背了8000万元债务,产权还涉及多方纠纷,谁敢轻易下手?
即便价格降到三折,买家还是小心翼翼。2023年二三线城市酒店资产平均折扣率达到33%,但成交量依然低迷。浙江一家中档酒店,原价8000万元,降到2500万元才勉强成交。买家更看重地段好、产权干净的资产。数据显示,2023年成交的酒店中,80%位于城市核心商圈,产权清晰的占95%。这些资产风险低,改造成本也低,买家拿来心里有底。
买家群体也在变。2023年参与酒店拍卖的买家中,传统企业占55%,新入场者占45%,包括文旅公司和个体投资人。他们不打算简单收租,而是想搞点新花样。比如,江苏一家拍卖成交的酒店,起拍价3500万元,买家计划改成文旅综合体,加入餐饮和娱乐设施,预计年回报率能达到8%。这种“买下来再升级”的玩法,成了市场新趋势。
市场风向变了,过去那种买酒店收租金、等升值的路子不好走了。2023年二三线城市酒店资产价格平均下跌15.6%,租金回报率从5.2%降到3.8%。现金流不稳定,投资回报也飘忽不定。某中部城市一家酒店,2019年租金年收入1200万元,2023年却只剩700万元。不少投资人看清形势,趁着市场还没彻底凉透,选择赶紧卖掉止损。
这场拍卖潮,暴露了酒店行业的困境。2023年全国单体酒店关闭数量达到1.2万家,占行业总量的10%。缺乏特色、老旧的酒店被市场无情淘汰。比如,山东一家20年老酒店,年收入从800万元跌到300万元,最终以2000万元拍卖成交。买家接手后,改成主题民宿,半年内客流量翻倍,收入恢复到500万元。
服务和体验成了酒店活下去的关键。2023年,主题酒店和特色民宿的平均入住率达到75%,比传统酒店高出20个百分点。某连锁品牌在2023年推出“沉浸式体验”房间,单间夜收入增长30%,达到450元。市场偏爱那些能跟上新消费习惯的酒店,比如融合文化、娱乐或本地特色的店面。
对酒店老板来说,熬下去的路不好走。2023年全国酒店行业平均运营成本上涨8.5%,但客房收入只增长了3.2%。不少老板选择升级服务,比如增加本地特色餐饮或智能设施。广东一家中档酒店,投入200万元升级房间智能化,2023年入住率从55%提升到70%,年收入增加15%至1800万元。早做调整的老板,多少能抓住点机会。
买家这边,拼的不是钱,而是眼光。2023年拍卖成交的酒店中,70%被改造成了新业态,比如民宿、共享办公或小型文旅项目。浙江一家原价5000万元的酒店,拍卖价1800万元成交,买家投入1000万元改成亲子主题酒店,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1200万元,年回报率7.5%。选对资产、改造得当,才能从一堆问题里淘出真金。
这场拍卖热潮,既是行业洗牌的信号,也是转型的窗口。2023年全国酒店行业新增投资项目中,60%集中在文旅融合和特色业态。市场在变,消费习惯也在变。能跟上趋势的酒店和投资人,才能在这场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