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近视猛涨100度,医生急揭原因,护眼秘籍全公开

2025-08-05 14:30:04
18501

暑假一到,孩子们欢天喜地,家长们却愁眉苦脸。为啥?因为孩子的眼睛又要“遭殃”了!山东青岛眼科医院的医生丁雯芝最近忙得脚不沾地,每天接诊六七十个小患者,家长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孩子近视度数蹭蹭涨,咋整?

医院诊室里,家长们围着丁雯芝问个不停。有的孩子才六岁,近视已经冒头,有的甚至四五岁就戴上了小眼镜。丁雯芝说,现在的孩子近视来得早,涨得快,两个月能窜100度!她看了十年门诊,数据清清楚楚:过去近视高发是八到十岁,现在六岁就成“主力军”。这可不是小事,近视不光是戴眼镜,还可能让眼睛底子变差,埋下大隐患。

为啥暑假成了近视的“重灾区”?丁雯芝讲得明白:孩子放假后,不是埋头写作业,就是抱着手机平板不撒手。外面热得像蒸笼,谁还愿意出去跑?结果,眼睛整天盯着近处,累得不行。数据摆在那:正常学期,孩子近视度数涨得慢,暑假一到,眼轴(决定近视加深的关键)拉长0.2毫米,速度翻倍!这眼轴一长,近视就加重,严重了还可能伤到视网膜。

家长们别以为近视就是戴副眼镜完事。丁雯芝接过一个九岁的小男孩,近视才200度,检查却发现视网膜有个小裂孔,吓得家长脸都白了。幸好发现及时,做了激光手术保住了眼睛。这事儿告诉大家,近视不只是看不清,搞不好眼睛会出大问题。丁雯芝反复说,12岁前是护眼的关键期,暑假不抓紧,孩子可能滑向高度近视,600度以上风险大增,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说到原因,丁雯芝总结得简单:光线、习惯、环境,一个都跑不了。孩子宅家里,少了阳光照眼睛,视网膜里一种叫多巴胺的东西分泌不够,眼轴就容易长。家长们听完都点头,可一问自家孩子,基本都是“作业+手机+空调房”的标配。丁雯芝建议,早晚凉快时带孩子出去玩,扔飞盘、跳绳都行,哪怕阴天,室外光线也比屋里强百倍,对眼睛有好处。

电子产品更是“罪魁祸首”。有个十岁男孩,平时爱趴床上看书,半年近视从50度蹦到200度!丁雯芝说,眼睛离书或屏幕太近,33厘米都不到,时间一长,眼睛吃不消。她教了个简单招:每看20分钟书或手机,就抬头望远20秒,放松眼睛。可惜,能做到的孩子不到三成。家长们听完直叹气,暑假辅导班一堆,孩子眼睛根本没空歇。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熬夜和吃太多甜食,也会让近视雪上加霜。丁雯芝说,孩子熬夜玩游戏,眼睛得不到休息,眼球发育容易出问题。甜食吃多了,身体代谢乱套,间接害眼睛。家长们得当好“守门员”,管住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自己也得做榜样,别一边教育孩子一边自己刷短视频到半夜。

护眼这事,预防比啥都重要。丁雯芝说,孩子生下来都有3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就像眼睛的“保护伞”。这伞要是早早用光,近视就来敲门。她建议,孩子三岁起就得建个屈光档案,定期查眼轴、视力,盯着这把“伞”别塌得太快。没近视的孩子,家长得定规矩:看书姿势要端正,离书33厘米,每20分钟歇一歇;趴着看书、连着玩手机超40分钟,这些“红灯”行为必须喊停。

已经近视的孩子咋办?丁雯芝说,先去医院查清楚,再选对策。戴眼镜是最直接的,有角膜塑形镜、多焦点软镜、离焦框架眼镜三种能帮忙减慢近视加深。如果近视刚起步,度数低,可以试试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但得听医生的,定期复查。她特别提醒,近视防控没啥“灵丹妙药”,得长期坚持,光靠一招半式不管用。青岛眼科医院现在忙得不行,工作日三个医生,周末加到五个,家长们带着孩子挤破头,就是想给眼睛找个好方案。

护眼不是一家的事,得大家一起上。学校得教孩子正确用眼,社区得多组织户外活动,医院得提供专业指导。丁雯芝说,中国在近视防控上越来越重视,各地都在推“户外两小时”计划,学校也开始管手机,医院还开发了新设备帮孩子查眼睛。这些努力让家长们心里有底,也让孩子们离清晰世界更近一步。

说到最后,护眼这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家长得花心思,管好孩子的日常习惯,多带他们出去跑跑跳跳,少让屏幕“绑架”眼睛。孩子眼睛亮,未来才敞亮。你家孩子暑假咋过的?是不是也该查查眼睛了?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