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行业调整期,华润置地人事变动引关注:9月23日,执掌财务与董秘岗五年的郭世清卸任,啤酒板块出身的赵伟、政企背景的郝忠明接棒。而此前半年,公司交出营收增19.9%、净有息负债率39.2%的业绩,人事与业绩的关联,让其战略走向成焦点。
人事调整:2位跨界高管接棒,适配39.2%低负债与百亿REIT运营需求
2025年9月23日,华润置地(HK01109)公告,54岁的郭世清因工作安排,辞去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CFO)、董事会秘书职务。郭世清2001年加入公司,2020年起身兼双职,不仅主导“资管业务第二增长曲线”实现商业REIT市值破百亿、6个季度分红4.95亿元,更将净有息负债率稳定在39.2%,综合融资成本压降至2.79%,为公司筑牢财务安全垫。
图源:华润置地公告
接棒的两位高管,履历“非传统地产”特征显著。53岁的赵伟,身兼天津大学工学博士与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资质,22年华润体系内从华润啤酒(天津)财务岗起步,历任华润雪花啤酒资金管理部总经理、华润医药商业集团CFO,2023-2025年9月任华润啤酒(控股)执行董事兼CFO期间,主导多起酒业整合;54岁的郝忠明,近25年政企经历,1993-2018年在中央国家机关任职(曾任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部副部长),2018年入华润后,历任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华润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2022年10月加入华润置地任华润(深圳)副董事长。
另关注到,据公告显示,两人税前基本月薪均为6.28万元,享绩效花红与任期激励,赵伟还需同时兼任CFO与董秘,任期3年。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华润置地3年内第3次核心人事调整:2023年9月原总裁吴秉琪辞任转投华侨城A,2024年8月原首席战略官谢骥调任华润集团,此次调整后,执行董事团队6人格局正式落定,由李欣(主席)、张大为(副主席)、徐荣(总裁)领衔。
中期业绩:营收增19.9%但核心净利降6.6%,322.8亿拿地凸显结构调整
人事变动前1个月,华润置地2025年中期业绩出炉,为管理层更迭提供关键背景。数据层面,上半年营收949.2亿元,同比增长19.9%;股东应占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16.2%,但核心净利润同比下降6.6%至100亿元,中期股息每股0.2元,与去年持平,盈利质量隐现压力。
图源:华润置地2025年中期业绩
从细分业务上看,开发销售型业务作为基本盘,营收743.6亿元(同比增25.8%),但签约面积412万平方米(同比降21%)、结算面积321万平方米(同比降7.2%),量价分化明显。不过得益于聚焦高能级城市,一线城市销售额占比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上海、北京、成都等10城贡献超七成签约额,签约均价同比增11.9%至26777元/平方米;一线及二线城市结算收入占比达93%,结算均价同比增35.5%至23192元/平方米,结算毛利率15.6%。截至6月末,已签未结算开发物业收入2513.7亿元,其中1595.3亿元预计下半年结算,为后续业绩提供支撑。
土地储备与财务端表现稳健:上半年以权益地价322.8亿元获取18宗地块,新增土地储备148万平方米(权益128万平方米),一线及二线城市投资占比100%,凸显聚焦核心城市的策略;截至6月末,总土地储备4895万平方米(开发销售型4119万平方米,一二线占70%),总可售货源3894亿元(88%位于一二线,住宅占72%);财务上,总资产11487亿元,资产负债率55.3%,在手现金1202亿元,融资储备短债比1.2倍,加权平均融资成本2.79%,保持行业较低水平。
人事与业绩联动:新管理层瞄准4835亿资管规模,破局“第二曲线”60.2%净利贡献
从时间线与数据关联看,此次管理层更迭并非偶然。上半年核心净利润降6.6%、开发销售型业务签约面积下滑21%,暴露传统开发业务压力;而“第二曲线”(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轻资产管理业务、生态圈要素型业务)表现亮眼,上半年收入205.6亿元(同比增2.5%),占总营收21.7%,核心净利润贡献60.2亿元,占比达60.2%,成为转型核心方向。
在此背景下,赵伟的跨界履历精准适配转型需求:其在华润啤酒主导的品牌整合、渠道变革与成本管控经验,能直接服务于地产行业现金流管理、资产优化;尤其在资管业务上,郭世清任期内已搭建“1个轻资产管理平台+2个公募REITs平台”,资管规模达4835亿元(较2024年末增4.6%),未来3-5年目标规模300亿-500亿元(年均退出50亿-100亿元),需赵伟这类多业态财务管理人才接续推进。
郝忠明的政企背景则补上资源整合短板:行业转型期,政企合作、城市更新成重要增长点,其在国家机关及华润体系内的人力资源管理、党委工作经验,能提升公司政企合作效率。这种“财务跨界+政企资源”的组合,既符合华润集团“板块轮动”“复合培养”逻辑,也与华润置地“城市投资开发运营商”定位高度契合。
业内分析认为,此次调整标志华润置地核心决策层迭代完成,39.2%的低净负债率与19.9%的营收增速,既为转型提供财务安全垫,也凸显业务结构优化的紧迫性。未来,赵伟能否用快消成本管控经验降低地产运营成本,郝忠明能否借政企资源加速4835亿资管规模扩容与城市更新项目落地,将直接决定此次人事布局的成效。
事实上,从郭世清奠基资管业务,到赵伟、郝忠明携跨界经验接棒,华润置地人事变动,是头部房企转型期的战略缩影——传统开发放缓时,通过调整管理层能力结构,推动业务向轻资产、多业态、强协同转型。949.2亿元中期营收、322.8亿元权益拿地、4835亿元资管规模,是过往成果,也是新管理层的挑战。“跨界用人”下,华润置地能否实现“规模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跨越,有待时间验证。
(内容综合自华润置地公告、中国经营报、澎湃新闻、乐居财经等及往期公开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