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来势汹汹?最常见类型揭秘,筛查省钱又救命

2025-07-28 17:02:09
18496

肺癌主要分两大类: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占了85%左右,常见得多,里面又分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小细胞肺癌虽然只占15%,但它长得快,扩散也快,特别凶。这两类就像不同的“坏家伙”,得用不同办法对付。

腺癌是肺癌里最常见的一种,占非小细胞肺癌的四到五成。以前它没这么普遍,但这几年发病率蹭蹭往上涨。这病多长在肺的外围,离主气管远,喜欢“偷袭”不抽烟的人,尤其是女性。很多人得了腺癌,早期没啥感觉,顶多咳嗽两声,或者胸口有点闷。

腺癌的麻烦在于,它可能悄悄转移到别的地方,比如骨头或者脑子。早期发现不容易,但好在科技进步了。现在有种靶向治疗,专门对付有EGFR基因突变的腺癌,效果挺好。比如奥希替尼这药,很多人用了后病情稳定了不少。关键是得早查,做了基因检测才能对症下药。

再说鳞状细胞癌,这病占非小细胞肺癌的两到三成,男人得的多,尤其是老烟枪。它爱长在主支气管或者段支气管那儿,咳嗽、咳血、气管堵塞是常见症状。鳞癌不像腺癌那么爱跑远地儿,但它对化疗不太感冒,治疗起来有点棘手。

鳞癌患者得小心,病灶长在肺中央,容易堵住气管,引发肺炎。有时候咳嗽带点血,吓人得很。其实,这病早期能查出来,手术切掉效果还不错。但不少人拖到晚期才发现,治疗就费劲了。数据说,长期吸烟的人得鳞癌的概率比不抽烟的高好几倍。

大细胞癌就少见了,占非小细胞肺癌的10%左右。这家伙长得快,扩散也快,细胞长得大,形状不规则,特别“野蛮”。它不像腺癌和鳞癌有明显特征,诊断得靠特殊检查,比如免疫组化标记。治疗主要靠手术加放化疗,但因为恶性程度高,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里的“狠角色”。它只占15%,但90%以上的患者都跟吸烟有关。这病长得飞快,确诊时多半已经扩散到淋巴结、脑子、肝或者骨头。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就觉得累、咳嗽,很多人没当回事,结果一查已经是晚期了。

小细胞肺癌分“局限期”和“广泛期”。局限期还好,癌细胞没跑太远;广泛期就糟了,癌细胞满身跑,占了大多数病例。这病对放化疗还算敏感,但容易卷土重来,生存率不太高。现在医生常用化疗加免疫治疗,尽量控制病情。

肺癌的类型直接决定咋治。比如腺癌患者得先查基因突变,看能不能用靶向药。鳞癌患者得防着气管堵塞和肺炎,手术可能是首选。小细胞肺癌因为扩散早,手术用得少,全身治疗是主流。低剂量CT筛查是早期发现的好办法,查得早,活得久。

说到数据,2023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里提到,早期肺癌诊断是救命的关键。低剂量CT能发现小到几毫米的肺部结节,准确率高达90%以上。咱们国家这几年推这个筛查,效果不错,尤其对高危人群,比如老烟民或者长期在污染环境下的人。

肺癌这事,跟生活习惯脱不了干系。吸烟是头号“帮凶”,数据说,80%的肺癌患者有吸烟史。戒烟是防肺癌最直接的招儿,哪怕抽了十几年,戒了也能大大降低风险。还有,空气污染、厨房油烟、二手烟,这些都得防着点,口罩和抽油烟机可不是摆设。

咱们国家在防肺癌这块没少下功夫。全国好多城市都推了免费肺癌筛查,社区医院也能做低剂量CT。政府还加大控烟力度,公共场所禁烟执行得越来越严。这些政策让肺癌的早期发现率高了不少,很多人因此捡回一条命。

聊到这儿,肺癌虽然可怕,但不是没招儿。早发现、早治疗,活得长不是梦。关键是别不当回事,咳嗽、胸痛、气短这些小信号,赶紧去查,别拖。医院的设备和医生现在都挺靠谱,查清楚了,治起来心里也有底。

最后想说,肺癌这病不挑人,谁都可能中招。咱们平时多注意身体,别老熬夜、抽烟,生活规律点,空气不好的时候少出门。健康这东西,攒着攒着就值钱了。你说呢,肺癌这事,防着点总比后悔强吧?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