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玩手机喝浓茶?4个坏习惯偷走老人睡眠,你中了几个?

2025-07-21 15:04:19
18444

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到天亮,这是多少老年朋友的烦恼!失眠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是老年生活的“标配”,但其实,它没那么神秘。很多时候,睡不好就藏在咱们每天的小习惯里。那些不起眼的小动作,可能就是让老人家晚上瞪眼到天亮的原因。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到底是哪些习惯在“偷”睡眠,又该咋办才能睡个好觉。

睡前玩手机、看电视,很多人觉得这是放松的好办法。可对老年人来说,这习惯可不友好。大脑本来该缓缓“关机”,结果手机屏幕的光、电视剧的情节,愣是让脑子转个不停。尤其是刷短视频,一不小心就刷到半夜,眼睛累了,心还激动着,想睡都睡不着。建议晚上八点后,把手机放远点,试试听点轻音乐,或者啥也不干,静静地感受一下夜晚的安静。

下午喝杯咖啡或者浓茶,感觉特提神,对吧?不少老人家爱在午后跟朋友聚会,边聊边喝点茶水,觉得这生活有滋有味。可这咖啡因是个“隐形捣蛋鬼”。它能让你的神经兴奋好几个小时,哪怕你下午三点喝的,到了半夜可能还在“作妖”。数据说,咖啡因在人体内代谢要4到6小时,老年人可能更慢。想睡好觉,下午两点后就别碰咖啡、浓茶了,换成温水或者淡淡的花茶,照样能聊得开心。

作息时间乱了套,也是失眠的大敌。有的老人家退休后,觉得没啥压力,今天睡得晚,明天起得早,后天又熬夜看戏,生物钟被搅得一团糟。人体有个“生物钟”,它喜欢规律。研究表明,固定时间上床、起床,能让身体形成习惯,晚上自然就困了。如果作息老是变,身体就懵了,晚上想睡也睡不着。建议每天尽量固定睡觉时间,哪怕周末也别差太多,慢慢地,身体就知道啥时候该休息了。

晚饭吃得太饱,或者临睡前喝太多水,这也是睡不好的“元凶”。晚上吃得油腻,胃得加班加点消化,哪有心思睡觉?还有些老人家习惯睡前喝一大杯水,觉得对身体好,结果半夜爬起来跑厕所,睡得再香也得被打断。医生建议,晚饭最好清淡点,七分饱就够了,睡前两小时别喝太多水。晚上吃点小米粥、蔬菜,胃舒服了,睡眠也踏实了。

房间的环境,对睡眠的影响可不小。有的老人家睡的房间,光线太亮,或者外面车声不断,咋睡得安稳?还有的屋子太热或太冷,翻来覆去也不舒服。专家说,理想的卧室温度是16到20度,保持安静和昏暗能让身体更快进入睡眠模式。买个遮光窗帘,晚上关掉所有灯光,房间里放点绿植,空气清新点,睡觉都觉得更香。

床和床垫也很关键。不少老人家觉得硬板床睡着踏实,但年纪大了,脊椎和关节可不一定喜欢。硬床睡久了,腰酸背痛,翻身都费劲,哪还能睡好?现在有不少适合老年人的床垫,软硬适中,能托住腰和背,睡起来舒服多了。挑床垫的时候,最好亲自试试,躺上去感觉身体放松的,才是好选择。

心理状态对睡眠的影响,比你想的还要大。老人家有时候会觉得孤单,或者老想着身体的小毛病,脑子里一堆心事,晚上躺床上就容易胡思乱想。像老王,退休后老伴走得早,一个人在家老觉得空落落的,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后来他加入了社区的太极拳队,每天跟老伙伴们聊聊天、打打拳,心情好了,睡眠也跟着好了。跟家人多说说话,或者参加点社区活动,心里的疙瘩解开了,睡眠自然就来了。

失眠这事儿,其实没那么可怕。很多时候,改掉几个小习惯,就能让睡眠悄悄变好。比如,睡前别看手机,少喝点咖啡,作息规律点,晚饭别吃太饱。这些小改变,听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难,但效果真不小。数据说,60岁以上的老人,有将近一半人受过失眠的困扰,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80%的人都能改善睡眠。

还有件事得说,睡眠不好有时候也跟身体状况有关。比如有些老人家有慢性病,或者吃的一些药会影响睡眠。这时候,最好跟医生聊聊,看看能不能调整一下药量或者换个药。别自己硬扛,身体舒服了,睡眠才能好。

说到这,改善睡眠不只是为了晚上睡得香,更是为了白天能精神抖擞。睡眠好了,老人家白天出去遛弯、跟朋友聊天,生活的乐趣都多了。反过来,睡不好,白天没精神,啥事儿都提不起劲,日子过得也憋屈。咱中国人讲究“家和万事兴”,睡眠就是“家”里的头等大事,睡好了,全家人都跟着开心。

这事儿吧,其实也值得大家伙儿聊聊。你家老人有啥睡眠的小妙招?或者你自己有没有啥好办法?分享出来,说不定能帮到更多人。毕竟,谁不想晚上睡个好觉,白天活得精神百倍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