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酥美得舍不得吃,却渐渐被冷落,你会去尝一口吗?

2025-07-23 11:30:27
18616

明酥这门手艺,真是中华美食里的一朵奇葩!一盘刚出炉的荷花酥摆在桌上,层层酥皮金黄透亮,形似盛开的荷花,连吃之前都舍不得下嘴。这可不是普通的点心,它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讲究的是色香味全都要抓人眼球。

明酥到底是个啥?简单说,就是中式点心里的一种,酥皮一层一层,咬一口又脆又香,吃完还想再来一块。酥点分两种,一种叫明酥,表面能清楚看到那层层叠叠的酥皮;另一种叫暗酥,表面看不出层次,比如老婆饼、皮蛋酥。明酥里头又分圆酥和直酥,做法不同,模样也各有千秋。别看它小小一块,背后可是手艺人几百年的心血。

荷花酥,杭州人的骄傲。点心端上来,活脱脱像一朵真荷花,酥皮薄得像纸,轻轻一咬,甜香在嘴里化开。据说这手艺最早在南宋就有了,宫廷里的御厨为了讨皇帝欢心,费尽心思把点心做成花样。如今在杭州的茶肆小店,还能吃到这传承百年的味道。2019年,杭州非遗名录里就加进了荷花酥,足见它在当地人心里的分量。

再说海棠酥,安徽人拿传统糕点玩出了新花样。海棠花的形状,红红火火,配上甜而不腻的豆沙馅,外皮酥得掉渣,内里软糯香甜。安徽人爱吃甜食,这海棠酥一上桌,立马就能勾起大家的胃口。2023年,安徽非遗美食节上,海棠酥还被评了个“最受欢迎小吃”的称号,现场排队买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天鹅酥,听名字就知道多讲究。点心做成天鹅的模样,脖子弯弯,羽翼轻展,活像在湖面上游来游去。别看它造型复杂,吃起来却不难,酥皮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奶香。江苏苏州一带,天鹅酥是婚宴上的常客,寓意高雅又美好。光是摆在桌上,就够让人多看两眼。

做明酥可不是件容易事。和面、擀皮、包馅、塑形,每一步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酥皮要层层分明,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火候差一点,口感就全毁了。老师傅们说,做好一块明酥,得有十年以上的功夫。浙江一位老点心师傅,60多岁了,还在教徒弟怎么擀出“千层酥皮”。他说,这手艺不只是做吃的,更是种文化的传承。

可如今,明酥的日子不太好过。街上蛋挞、泡芙、甜甜圈的店一家接一家,西式点心凭着花哨的造型和甜腻的口感,抢了不少年轻人的心。2024年的一份餐饮报告显示,西式甜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甜品行业的六成以上,而传统中式点心只占了两成。明酥这种费时费力的手艺,渐渐被挤到了角落。不少年轻人甚至都没听说过荷花酥、桃花酥这些名字。

这背后,是生活节奏的变化。现代人图快,蛋糕面包拿了就能走,明酥却得慢慢做、慢慢吃。年轻人忙着上班、刷手机,哪有时间去老字号排队买块点心?再加上西式甜点店营销做得好,网红店一开,拍照打卡的人络绎不绝。明酥这种传统手艺,少了点“流量”的加持,慢慢就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未来明酥会怎么样?不好说。或许它会继续在老字号里散发香气,或许会被更多年轻人喜欢,变成新的“国潮担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有人还在做、还在吃,这门手艺就不会丢。你说呢?要是你家附近有家老字号卖明酥,你会去尝一口吗?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