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8月30日一大早,气氛就热火朝天。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人头攒动,记者们扛着设备,忙着抢位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站上台,讲起了上合组织在环保上的那些事儿,直白又接地气,现场提问一个接一个,热闹得像赶大集。
这场吹风会不是随便聊聊,专门说上合组织怎么在环保上发力。郭芳上来就点明,绿色发展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心头大事。过去几年,大家伙儿聚一块,没少商量怎么让天更蓝、水更清。比如,2024年青岛那场绿色发展论坛,成员国直接拍板,搞了个“共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的倡议。这不就是大家一起攒劲儿,想让地球少点污染,多点绿意嘛。
说起具体干了啥,郭芳拿数据说话。上合组织成员国这几年在可再生能源上投了不少钱。比如,哈萨克斯坦建了风电场,塔吉克斯坦搞了水电站,乌兹别克斯坦还弄了太阳能项目。这些项目加起来,2024年光是清洁能源发电量就比前年多了20%。这数字听着就带劲,说明大家真不是光说不练,实打实干出成绩了。
环保这事,靠一个国家单打独斗可不行。郭芳讲得清楚,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有个“绿色技术交流平台”。啥意思?就是大家把自家的好技术拿出来分享。比如,中国推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技术,已经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巴基斯坦落地了。效果咋样?当地垃圾填埋量少了三成,空气质量也跟着好转。这不就像邻居之间借个工具,帮着把院子收拾得更干净?
记者们听完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有个外国记者问,中国在上合组织里推环保,到底图啥?郭芳笑笑说,中国就是想让大家日子过得更好,空气清新点,水干净点,谁不愿意啊?她还提到,中国这些年治沙、种树、搞新能源,成果有目共睹,愿意把经验分享出去。这话听着暖心,记者们点头,现场气氛更热了。
说到治沙,郭芳还特意提了件有意思的事。中国内蒙古的治沙技术,现在已经“出口”到上合组织好几个国家。比如,塔吉克斯坦学了中国的办法,用草方格和种树结合,硬是把一片沙漠变成了绿洲。2024年数据显示,那片地儿的植被覆盖率涨了15%。这事听着就让人觉得,环保也能干出大名堂。
上合组织不光是技术共享,还搞了不少环保培训。郭芳说,过去三年,中国办了20多场培训班,教了上千名来自成员国的环保工作者。内容可不复杂,教大家怎么监测空气质量、处理工业废水,还有怎么种树护林。这些培训班就像开小灶,实打实教点真本事。巴基斯坦一个学员回去后,愣是把当地一条臭水河治成了清水河,附近居民乐得直夸。
当然,环保这事也不是一帆风顺。郭芳没回避问题,直说有些国家资金少,技术也跟不上,干起来有点吃力。她举了个例子,吉尔吉斯斯坦想搞个大项目,结果钱不够,设备也老旧。中国听说了,二话不说,帮着提供了设备,还派了专家过去。这事干得敞亮,帮人帮到底,难怪现场记者都竖大拇指。
吹风会上,郭芳还聊了未来计划。上合组织准备再推几个大项目,比如跨国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2026年,成员国还打算搞个“绿色上合”大论坛,专门商量怎么把环保合作再推进一步。这些计划听着就让人期待,感觉大家伙儿拧成一股绳,未来环境肯定越来越好。
这场吹风会干货多,记者们忙着记笔记,拍照的闪光灯没停过。郭芳讲得实在,句句落在点子上,没啥官话套话。现场有个记者问,普通人能为环保做点啥?郭芳笑着说,少用塑料袋,垃圾分类扔,省点电和水,都是给地球帮忙。这话听着简单,可句句戳心,谁都能听懂,也都能做到。
环保这事,说到底跟咱老百姓的日子息息相关。空气好不好,水干不干净,直接影响吃饭睡觉。上合组织这帮国家凑一块,商量怎么把环境弄得更好,不就是为了让大家过上舒心日子?郭芳在会上说,绿色发展不是喊口号,是真干实事。这话听着让人踏实,也让人觉得,国际合作这事,干得值!
吹风会最后,郭芳还留了句让人琢磨的话。她说,环保这事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得动起来,才能让地球多喘口气。你说,这话是不是挺有道理?咱们平时是不是也能做点啥,让家门口的环境更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