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银川又拿大奖了!9月9日,厦门的投洽会热热闹闹开幕,银川被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还不是头一回,已经连着四年拿这个荣誉!这事儿得好好说说,银川凭啥这么火,吸引全球投资者都想来分一杯羹?
这座西北城市,靠着黄河的滋润,早就不是过去大家印象里的大漠孤城。银川现在是产业强、消费旺、开放大步走的“宝藏城市”。2024年,银川的经济总量冲到2939.53亿元,人均GDP破10万,经济首位度高达53.4%。啥意思?就是银川在宁夏的地位,稳稳当当是“老大”,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牛气得很!
产业这块,银川可不是瞎折腾,而是找准了自己的路子。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新装备制造,银川抓得准,干得实。比如,隆基、中环这些大企业扎堆,把银川打造成“中国新硅都”。硅材料产业已经形成一个大链条,从头到尾一条龙,全国三分之一的半导体级单晶硅、集成电路大硅片都在这儿产。想投资高科技?来银川准没错!
还有葡萄酒,银川可是“世界葡萄酒之都”。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产业,产值已经突破360亿元,喝过的人都说好,国际上也越来越有名。咱再说奶制品,银川建了个全球最大的液态奶工厂,还是中国乳业第一个“灯塔工厂”,全智能化,牛奶从挤到装瓶,效率高得让人咋舌。枸杞也不简单,产品卖到27个国家,产值151亿元。银川这地方,产业门类多,干啥都有一片天。
创新是银川的另一个大招。六盘山实验室,150多位科研大咖在这儿搞研究,专攻高端控制阀、智能制造软件,帮装备制造业跑得更快。葡萄酒产业也有自己的技术中心,服务上百家酒庄,从种植到酿造,全程技术支持。去年,银川新增了3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127家。人才也来得猛,两年14万年轻人留在银川,高层次人才数量翻倍,城市活力蹭蹭往上涨。
消费这块,银川一样不含糊。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01亿元,增长6.3%,还拿下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银川马拉松、览山音乐季、亚足联U20女足亚洲杯预选赛,这些活动把体育、文化、旅游、商业拧成一股绳,吸引人气,带旺消费。特别是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期间,银川推出“畅游银川”活动,55家首店品牌、10张消费地图、15万元消费券,游客来了就能“一站式买全球”,消费热得冒烟!
说到开放,银川的步子迈得更大。想运货到欧洲?银川—布达佩斯国际货运班列直接送到。想做东盟生意?银川—老挝万象的班列无缝对接。往东,银川跟天津港、青岛港合作,铁海联运让货物“借港出海”。往北,俄罗斯的亚麻籽、蒙古国的煤炭,都能通过银川的通道运进来。银川—迪拜的航空货运更是把高附加值产品送出国门。这样的“四向畅通”,让银川从内陆城市变成开放前沿。
中阿博览会是银川的“金字招牌”。这次博览会,银川签了54个合作项目,投资额143.39亿元,全区第一!还有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靠着葡萄酒这张名片,把文旅融合玩得风生水起。这两个大展会,让银川的国际知名度直线上升,城市品牌越来越响亮。
营商环境,银川也下了大功夫。2024年,银川推出“免申即办”改革,企业办证不用跑断腿,一窗受理、一次办结。还专门设了个“银川企业家日”,每年7月19日,企业都能享受到324项全生命周期服务。这样的好环境,让银川连续两年当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政务服务能力在西北地区更是“六连冠”。
银川的资源禀赋,也是它能火的重要原因。绿电能源、算力基础、产业人才,样样不缺。银川还是全国唯一的“交换中心+枢纽节点”双中心城市,智能算力超3000P,妥妥的“算力之都”。西北首个绿电小镇也在银川开工,新能源和传统能源搭配,电力系统稳得一批。企业来这儿投资,成本低、效率高,未来感满满。
招商这块,银川干得更精准。2025年首批44个招商项目,投资额215.14亿元,覆盖清洁能源、低空经济、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银川还设了多只国有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想干大事的企业,来银川准能找到好机会。
生态和民生,银川也没落下。黄河银川段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海绵城市建设成果全国有名。银川还入围了“中国十大生态美食名城”和“2025年度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住在这儿,生活舒心,环境也好,谁不爱呢?
银川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底气和担当。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银川不光自己发展好,还要带动周边一起强。面向全球投资者,银川敞开大门,拿出满满诚意。来这儿投资,不光能赚钱,还能一起干大事,共享未来。
这么火的银川,你说值不值得去看看?它是怎么从西北小城变成投资热土的?大家伙儿来聊聊,银川的未来还能有多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