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17年赚了39倍,700多亿港元的收益让人瞠目结舌。2008年,他花18亿港元买下比亚迪10%的股份。2024年9月21日,他一股不剩全卖光。这笔投资,时间跨度17年,收益却高达39倍。比亚迪官方回应只有12个字:“有买就有卖,这是很正常的事。”简单一句话,透着淡定,也让人好奇背后的故事。
2008年,比亚迪还是个主打电池业务的公司。新能源车?当时连个影子都没有。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以每股8港元的均价买进2.25亿股,总计18亿港元。这在当时是个大胆决定,毕竟比亚迪的汽车业务还没起色。数据显示,2008年比亚迪营收仅为260亿人民币,净利润10.2亿人民币,汽车销量不到20万辆。市场对这家公司的未来并不看好。
快进到2024年,比亚迪早已不是当年的小厂。2023年全年,比亚迪卖出302万辆车,同比增长61.9%,稳坐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宝座。2024年上半年,销量继续攀升,达到214.6万辆,同比增长33%。营收3712.8亿人民币,净利润155.1亿人民币,同比增幅24.4%。这些数字背后,是比亚迪从电池制造商到新能源车龙头的华丽转身。
巴菲特却在这时候选择清仓。从2022年8月开始,他分批减持比亚迪股份,最高卖到277港元,最低169港元,平均每股卖价约200港元。算下来,伯克希尔在这笔投资中净赚约700亿港元。17年,39倍回报,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投资案例。巴菲特为何在这个节点退出?答案或许藏在他的投资逻辑里。
巴菲特一直以“长期主义”著称。他持有可口可乐36年,美国运通60年,富国银行34年。相比之下,投资比亚迪的17年并不算长。2023年,他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我们会找到这些资金更好的配置用途。”言下之意,比亚迪虽然优秀,但巴菲特认为有更好的投资标的。伯克希尔最新持仓显示,苹果占其投资组合的29%,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等美国公司占据主导。
与此同时,巴菲特还在加码传统能源。2024年6月,伯克希尔持有西方石油28.8%的股份,累计投资超150亿美元。新能源车龙头和传统石油巨头,两种截然不同的赛道,巴菲特的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2023年,西方石油营收282亿美元,净利润46亿美元,而比亚迪同期的净利润率仅为4.2%,远低于传统车企的平均水平。这或许暗示了巴菲特对新能源车行业的谨慎态度。
比亚迪的回应透着从容。公关总经理李云飞表示:“感谢芒格和巴菲特对比亚迪的认可!也感谢过去17年的投资、帮助和陪伴!”值得注意的是,他先提到芒格,再提巴菲特。当年力推投资比亚迪的是芒格,他看中了王传福的技术和管理能力。2008年,芒格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力排众议,促成这笔交易。如今芒格去世,巴菲特清仓,这段17年的合作画上句号。
新能源车市场如今竞争白热化。2023年,特斯拉全球交付181万辆,同比增38%,但利润率从16.8%降至12.4%。蔚来累计亏损超800亿人民币,小鹏2023年亏损103亿人民币。比亚迪虽然盈利,但净利润率仅4.2%,远低于丰田的10.3%和大众的7.8%。行业从技术竞争转向生存竞争,价格战此起彼伏。2024年上半年,特斯拉多次降价,最高降幅达7%。比亚迪的汉、唐等主力车型也推出优惠政策。
市场对巴菲特清仓的反应不算激烈。2024年9月21日清仓消息公布后,比亚迪A股跌1.01%,港股跌2.56%。这得益于巴菲特从2022年开始的渐进式减持,市场早已消化了这一预期。2023年,比亚迪港股市值稳定在7000亿港元以上,市盈率约30倍,估值并不低。相比之下,2008年巴菲特买入时,比亚迪市盈率仅为10倍左右。
巴菲特的投资逻辑简单直接:低买高卖。8港元买入,200多港元卖出,39倍收益已经足够亮眼。比亚迪从电池厂成长为新能源车巨头,市值翻了数十倍,早已不是当年的“便宜货”。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达到1700万辆,同比增长23%,但增速较2022年的55%明显放缓。行业红利期逐渐过去,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比亚迪的未来依然充满可能性。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395亿人民币,占营收的6.5%。2024年上半年,刀片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0%,供应全球多家车企。海外市场也在加速扩张,2023年出口24万辆车,同比增长337%。泰国、巴西、匈牙利等地的工厂陆续投产,比亚迪的全球化步伐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