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危险化学品不再“流浪”

2025-09-19 11:54:47
18720
近日,杭州市民涂女士在一空地,不慎踩到氢氟酸中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这起悲剧让“氢氟酸”这种危险化学品,走进公众视野,引发社会对危化品全链条管理的担忧和质疑。

近日

杭州市民涂女士在一空地

不慎踩到氢氟酸中毒

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这起悲剧让“氢氟酸”这种危险化学品

走进公众视野

引发社会对危化品全链条管理的

担忧和质疑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吴祥介绍,氢氟酸5%左右的浓度就可能引发中毒致命。氢氟酸活性很大,需用塑料瓶罐保存,在实验室里需要储存在专门的酸碱储存柜中,严格按照“双人双锁”制度进行管理。废弃时,必须用碳酸钙进行中和,生成难溶于水的氟化钙沉淀,这样对人体和环境方可无害。

除了氢氟酸以外,在我国发布的《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还有诸如甲酸、氢碘酸、苯胺,甚至大家所熟悉的高锰酸钾列于其中,并被标注“皮肤腐蚀/刺激”“急性毒性”“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等危害……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的购买、使用、生产、储存及运输,均受到法律严格监控和管理。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

记者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氢氟酸、氢碘酸、苯胺、甲酸等危险化学品仍有出售,销量从几十件到上万件不等。

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氢氟酸可用于清洁剂、除锈剂、牙科修复等。部分网络平台售卖的一些用于去除钢化玻璃上的标记、疏通管道等功能的产品多为简易分装,绝大多数没有标明具体化学成分,只用“活性剂”“去胶剂”等模糊标注,引起网民对其是否含有危化品成分的担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不标注或模糊标注成分,让消费者无法判断商品成分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环境和自身的危害,易造成安全和环保事故。更有甚者,某平台一博主在居民区用氢氟酸做实验,视频浏览量高达7万次,暴露出危险化工品零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短板。

销售不设门槛,增加了危化品储存、流通、废弃处置等环节操作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公众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不同浓度化学品的应用范围和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对分级分类监管提出更精细的要求。

安全无小事,生命大于天。要压实危化品的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的“全链条责任”,实行全程监管,倒逼相关企业与责任单位摒弃侥幸心理,严格落实处置流程,堵住安全漏洞;要针对电商平台违规销售危化品问题开展监督管理,强化平台责任,完善审核机制,建立危化品全链条管理,做到去向可查。

安全是底线

更是生命线

通过这次血的教训

但愿能够推动

监管升级、平台自律和公众警觉

真正实现

“从生产流通到废弃处置”的无缝监管

让危险化学品不再“流浪”

让公共空间不再隐藏致命陷阱

唯有如此

才能告慰逝者

守护生者的安全

统筹:宋为伟

记者:翁昕旸 周牧

新华社摄影部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李蒙_XN032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