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人闹翻天,三天解决全服气,乡村治理有妙招

2025-07-28 18:07:01
18524

牟定县安乐乡最近出了件新鲜事:一条狗咬了人,赔偿纠纷三天就搞定!这事听起来简单,可背后却藏着基层治理的大智慧。村民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却握手言和,这场“狗咬人”风波咋解决的?咱们一起来看看。

事情发生在安乐乡一个普通村子里。一天,村民老李遛狗时,狗没拴绳,跑去咬了路过的老张。老张手臂被咬破,吓得不轻,赶紧去打狂犬疫苗,花了好几百块。两人一见面就吵开了,老李觉得自己没管好狗,但觉得老张索赔太多;老张觉得自己受了伤,理直气壮要赔偿。眼看矛盾越闹越大,村里人赶紧报到乡综治中心。

安乐乡综治中心一接到消息,立马行动起来。他们有个“三调联动”的办法,简单说就是村里、乡里、县里三级一起发力。村里的网格员像“侦察兵”,第一时间跑去现场,拍照、问情况,把证据收集得清清楚楚。乡里的司法所、派出所和法治办的人也不闲着,带着法律条文来了。他们没用晦涩的术语,而是用大白话说:“老李,法律上讲,你养的狗伤了人,你得赔钱,这叫责任。”县里还派了个“法治副村长”,拿来以前的案例,帮着把事情讲得更透彻。

“三调联动”这招真管用。2025年以来,安乐乡靠这个办法,已经平息了32起纠纷,成功率高达96%。为啥这么厉害?因为他们不光讲法律,还讲证据。每次调解,网格员都会把现场情况整理好,照片、证人证言一应俱全。有了这些,双方想赖都赖不掉,调解自然顺利。像这次狗咬人的事,网格员拍了狗没拴绳的照片,还找了目击者,证据一摆,老李没法再推卸责任。

再说说“法治副村长”,这可是安乐乡的“秘密武器”。老李一开始死活不认账,嚷嚷着:“狗又不是故意咬人,凭啥让我全赔?”“法治副村长”没急着争论,而是拿来几份法院判决书,耐心地讲:“法律说了,不管你有没有错,狗是你养的,咬了人你就得负责。”他还举了个例子:邻村有只狗咬了小孩,最后主人赔了好几千。这么一说,老李心里有点数了。

调解的时候,副村长还用了点“温情牌”。他没让双方当面吵,而是分开谈,聊聊各自的难处。老张这边气不过,觉得自己平白无故受了伤;老李那边也觉得自己不是故意的,赔多了不甘心。副村长就跟老李说:“你想想,换成是你被咬,你啥心情?”又跟老张说:“老李也不是有钱人,大家都是邻里,多少留点情面。”这么一劝,双方火气小了不少。

村里还有个“秘密帮手”——乡贤调解队。这些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专门来帮着说和。他们没讲大道理,就聊家常:“老李,老张,你们抬头不见低头见,闹僵了以后咋相处?”这话说到点子上,邻里情分比啥都重要。最后,老李不仅赔了老张打疫苗的钱,还主动道了歉。老张也松了口,没再多要赔偿。两人握了手,这事就算翻篇了。

这场纠纷能这么快解决,离不开安乐乡的综治中心。这地方可不是摆设,13个村子都建了“一厅五室”的标准化中心。啥叫“一厅五室”?就是有个大厅,专门接待村民,还有调解室、法律咨询室等五个房间,啥事都能在这儿办。网格员、法治副村长、乡贤调解队,全都下沉到村里,随时帮村民解决问题。

综治中心还有个口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这话听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他们抓了四件事:矛盾化解、法律咨询、网格管理、平安防控。每次有纠纷,中心都会把法律条文掰开揉碎讲清楚,让村民知道自己该干啥、不该干啥。比如这次狗咬人,中心直接搬出《民法典》,告诉老李责任在哪,讲得明明白白。

安乐乡的基层治理为啥这么牛?因为他们把法治和人情结合得恰到好处。法律是底线,不能让步;但人情是润滑剂,能让矛盾化解得更顺畅。像老李和老张这事,中心既讲清了法律责任,又让双方顾着邻里情面,最后皆大欢喜。这种办法,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让村民觉得心里暖和。

数据也能说明问题。2025年,安乐乡的综治中心调解了32起纠纷,件件都办得漂漂亮亮。96%的成功率,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实打实的成绩。村民们现在有啥问题,都愿意找综治中心,因为他们知道,这地方靠得住,办事公平。

这事还让人想到咱们生活里那些鸡毛蒜皮的矛盾。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哪能没点小摩擦?但小事拖成大事,就伤感情了。安乐乡的做法,其实给咱们提了个醒:解决问题得讲理,但也得讲情。法律是硬杠杠,情面是软办法,两者一结合,啥事都能摆平。

再说回安乐乡,他们的综治中心不光是调解纠纷,还干了不少实事。比如,帮村民咨询法律问题,教大家咋签合同、咋防诈骗。村里的网格员还天天巡逻,发现问题就上报,防患于未然。这么一来,村里不仅矛盾少了,治安也好了不少。

以后要是再有啥矛盾,估计村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综治中心。你说,这样的地方,谁能不爱?咱们也期待,更多地方能学学安乐乡的办法,让乡村治理更有温度、更有力量。你觉得呢?基层治理这事,还有啥好点子可以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