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主食想瘦身?血糖飙升风险大,你敢不看吗?

2025-08-03 15:00:04
18337

很多人以为少吃主食就能瘦身、控糖,结果却可能让自己离糖尿病更近一步。真相是,主食吃得太少,身体会出乱子,血糖可能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中国有1.41亿糖尿病患者,数字还在涨,这事跟主食的摄入量脱不了干系。

主食不是洪水猛兽,它是身体的“能量站”。米饭、面条、馒头,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的主力军,提供我们每天活动需要的燃料。少了它们,身体就像车没油,运转不下去,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把蛋白质和脂肪拿来烧。这么一来,体内会堆积一种叫酮体的东西,多了会让人疲惫不堪,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让人捏把汗。2025年的调查显示,国人主食吃得越来越少,糖尿病患者却越来越多。2022年,全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1.41亿,占了全球的四分之一。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得了病还不自知,等发现时,身体已经受了不小的损伤。

为什么少吃主食会让糖尿病风险变高?道理其实不复杂。主食吃得少,身体缺了碳水化合物,胰岛素这个“血糖管理员”就容易失灵。胰岛素本来负责把血糖送进细胞,但长期主食不足,脂肪吃得多,胰岛素的效率会下降,血糖就稳不住。这叫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前奏。

不仅如此,主食吃得少还会让血糖像坐过山车。没吃主食,血糖可能突然掉得很低,身体为了自救,会拼命调动其他能量来源,结果血糖又飙上去。时间长了,心血管系统也可能跟着遭殃。研究发现,长期低碳水饮食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正常饮食的人高不少。

全谷物和杂粮是主食里的“健康担当”。燕麦、糙米、小米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让血糖慢慢升,不至于一下冲到顶。《营养学前沿》的研究说,适量吃全谷物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比不吃的人低得多。反过来,盲目减主食,血糖波动反而更厉害。

主食吃得少,还可能让肠道菌群“闹脾气”。膳食纤维是肠道菌群的“口粮”,而全谷物和杂粮是纤维的大本营。主食吃得少,肠道菌群饿肚子,平衡被打破,胰岛功能也会受影响。肠道健康跟血糖调控关系密切,这一点很多人没意识到。

说到这儿,少吃主食的误区得改改了。别再觉得主食是健康的敌人,它其实是身体的好伙伴。科学吃主食,选对种类、控制好量,搭配得当,才能让身体稳稳当当。你是不是也开始重新考虑每天的饭碗里该装点啥了?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