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四川人餐桌上,泡菜是个大明星。酸辣爽口的味道,咬一口就让人想起家里的饭菜香。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四川人总忘不了这口“家乡味”。
泡菜在四川不只是菜,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小时候,家家户户厨房里都有几个泡菜坛子,摆在阴凉的角落,像宝贝一样被看护着。母亲做泡菜的手艺,简直是全家的骄傲。她会挑最新鲜的红萝卜、生姜和大蒜,洗得干干净净,晾干水分后塞进坛子。接着,她把烧开的井水加盐和花椒,晾凉后倒进坛子,水一定要没过菜。放几块老冰糖,再来点白酒,增香又防腐。盖上盖子,坛口装满水,静静等上七天,泡菜就成了。那味道,酸得恰到好处,脆得让人上头。
80年代的四川农村,日子过得紧巴巴。炒菜费油,母亲舍不得多做,泡菜就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农忙时,她从坛子里捞出一碗酸菜,切得细细的,拌上点辣椒油,简单一碗,就能让全家吃得满足。爷爷爱喝酒,桌上没菜时,就靠一碗泡菜下酒,照样喝得美滋滋。那时候,泡菜不只是菜,更是省钱的法宝。
我和妹妹上初中时,住校生活全靠泡菜撑场子。每周带一瓶泡菜去学校,配着白米饭,吃上五天半。妹妹比我还节约,五分钱一份的素菜都舍不得买。我嘴馋,有次看到同学吃肥肉,馋得口水直流,忍不住花钱买了碗滑肉汤解馋。初中三年,就靠泡菜和白饭,我们硬是咬牙挺过来了。到了高中,离家远了,我才不带泡菜上学,但那股酸爽的味道,早就刻在心里。
在四川农村,泡菜坛子多到什么程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连睡觉的房间里都能放!有次去亲戚家,半夜起床找尿桶,黑灯瞎火的,我一屁股坐到泡菜坛子上,吓得差点叫出声。点上煤油灯才发现,坛子和尿桶就隔了几步远。那一刻,我算是明白了,泡菜在四川人心里的分量,简直跟宝贝疙瘩一样。
泡菜不只是吃的,更是种情怀。1999年,我在广东打工,愣是买了个泡菜坛子,继续腌制家乡的味道。合租的老乡桂英,泡菜做得特别好,脆得像能唱歌,每次吃饭我都厚着脸皮去她那儿蹭菜。后来结了婚,老公也被我带得爱上了泡菜。家里每顿饭,桌上没泡菜,总觉得少了点啥。
泡菜的魅力,不止在味道,更在它背后的故事。每个四川人,都有段和泡菜有关的记忆。有人用它下饭,有人靠它省钱,还有人拿它当思乡的寄托。你家餐桌上,有没有一碗泡菜?它又藏着啥故事?欢迎大家聊聊自己的泡菜经历,说不定还能学到几招腌制的好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