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突发脑梗急救逃生,黄金5分钟学会这招,你也能保命!

2025-07-22 16:00:34
18184

老王60岁那年,退休在家,正吃着晚饭,左手突然麻得像针扎,筷子啪嗒掉地上,嘴里想说话却含糊不清。他心头一紧,脑子里蹦出“脑梗”俩字,赶紧让自己躺下,拨通了120。这反应够快,救了他一命!医生说,要不是老王动作麻利,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脑梗这东西,听着吓人,其实就是脑子里的血管被堵了,血流不过去,脑细胞缺氧挨饿,开始“闹罢工”。它来得突然,破坏力大,但只要抓住了“黄金5分钟”,就能大大提高保命的机会。啥是黄金5分钟?就是脑梗发作后,最关键的抢救时间窗口。普通人不是医生,但学会几招简单自救,能帮大忙。

老王为啥能这么冷静?因为他前几天刚翻了社区发的健康手册,里面讲了脑梗的急救招数。他知道,脑梗发作时不能乱动,赶紧平躺,头稍微抬高点,大概一个枕头的高度,保持呼吸顺畅。衣服扣子松开,别勒着脖子,假牙也得摘掉,免得卡住喉咙。他没喝水也没吃药,怕呛到更麻烦。

拨120是关键一步。老王用还能动的右手,哆哆嗦嗦拨了急救电话,清楚地说出地址和症状:“我左手麻,说话不清,可能是脑梗!”他还特意把门锁打开,免得救护车来了进不来。电话没挂,开了免提,一直跟急救人员聊着,稳住自己情绪。医生后来说,这几分钟的冷静处理,帮他争取了宝贵时间。

为啥脑梗爱找上老王这样的人?说到底,血管出了问题。年轻时,血管像新水管,弹性好,血流顺畅。可年纪大了,或者生活习惯不好,血管里容易堆积“垃圾”,比如脂肪、胆固醇,慢慢就堵了,医学上叫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抽烟喝酒、吃得油腻、运动少,这些都是“帮凶”,让血管越来越脆弱。

脑梗有时候还会提前“打招呼”。比如突然头晕、眼前发黑、手脚麻一下,或者说话不利索,但过几分钟又好了。这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像是脑梗的“预演”。很多人不当回事,觉得“歇会儿就好了”,其实这是身体在喊“救命”。老王有个邻居老李,去年就因为忽视这些信号,后来脑梗发作,半边身子动不了。

怎么防脑梗?其实不难,管住嘴、迈开腿、心情好、定期查身体,就能让脑梗绕着走。吃得清淡点,少碰肥肉、油炸食品,多吃点西兰花、苹果、燕麦,纤维能帮血管“减负”。每天散步半小时,做家务、跳广场舞也行,血液循环好了,血栓就不爱捣乱。

高血压和高血糖是脑梗的“老朋友”。血压高的人,血管壁绷得紧,稍微激动一下,比如生气、熬夜,血管就可能顶不住。血糖高也伤血管,血栓风险翻倍。每天量量血压,收缩压别超140,舒张压别超90。血糖高的,少吃甜食,按时吃药,别自作主张停药。

抽烟喝酒也得悠着点。香烟里的尼古丁让血管缩紧,血流不畅,喝酒过量伤血管内皮。烟最好彻底戒,酒控制在小半杯葡萄酒的量。睡好觉也很重要,熬夜、压力大让血压血糖失控,血管跟着遭殃。每天睡7到8小时,11点前上床,睡前泡个脚、听听音乐,心情好了,血管也“舒坦”。

定期体检是防脑梗的“杀手锏”。50岁以上,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抽烟史的人,最好每年查查血脂、血压、血糖,做个颈动脉超声。早发现问题,就能早处理,把脑梗“掐”在摇篮里。老王的社区每年组织免费体检,他就是靠这个发现了血压高,及时吃药稳住了。

脑梗这事,说到底跟生活方式脱不了干系。就像家里的水管,平时不保养,迟早堵。老王现在每天早起散步,吃得清淡,烟也戒了,逢人就说:“健康得靠自己攒,别等身体拉警报才后悔!”他还拉着老伴一起学急救知识,俩人互相监督,日子过得更有底气。

想想看,脑梗虽然吓人,但咱们也不是没办法。学会急救、管好生活习惯,就能让这“捣蛋鬼”没那么容易得逞。你最想陪家人干啥?为了那些开心的日子,从今天起,试试这些小招儿吧!健康攒好了,脑梗自然得靠边站。你说,管好自己,是不是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